三月三日步园有作 姗姗移步小园来,正及艳阳红映腮。 秀可餐之香岫出,薰能醉矣暖风裁。 若抛荣辱心何惜,暂作烟霞客快哉。 遇得良禽三月好,携飞枝上玉喉开。 沈惠光:此律不错,从入园到赏景,到喟叹,到放飞心情,“移步”而来,层次分明,第二联情景并推,佳。 熊盛元:清才泉涌,妙想天来! 蓬蒿人:春情盎然呀,颈联出句有些突兀。 孙先德:颈联流水对见情怀。 春日寄慨 喜入阳春美画图,柳梢风暖润肌肤。 岭头云把白轻放,河畔草将青漫涂。 群鸟耳闻千里悦,小亭身卧一尘无。 闲情若问投何处,山水依然最在乎。 熊盛元:遣辞迥异常人,最见自家面目。 归樵:中二联对仗在工稳中见灵动,云白、草青的色彩对,耳闻、身卧的感官对,千里、一尘的空间对,共同构建起多维审美空间。动词“放”“涂”二字使“云”“草”具象可掬。尾联虚词“若问”“依然”承接转合,在设问与确答间完成情感的提纯。 素月清风:春景如画暖风吹,云轻草绿鸟欢飞。小亭静卧无尘染,闲情逸致山水归。 沈惠光:二三联工对,用字精巧。颔联通过宾语前置,把普通一联,换为“云把白轻放”“草将青漫涂”,形神兼备,引成涨力。颈联,情景兼容,远近对比强力,能“耳闻千里悦”;实虚同框,可“身卧一尘无”,为结句闲情投何处开了路,逻辑性强。故点出品味。 【卜算子】云刚诚邀贵舍雅聚 佳日约佳朋,无限黄昏后。清爽风声伴笑声,馔味楼中诱。 脸已泛成霞,情更浓于酒。莫使尘纷染寸心,路靠无为走。 沈惠光:小令以轻巧见胜,此曲是也。上阕连用二“佳”字一个“无限”二个“声”字,构图。下阕用“脸泛成霞”“情浓于酒”承启,由实转虚,作出人生该怎么走的结论。似酒后语言,非酒后语言也。 凯程弟邀饮有慨 向晚风光尽可收,高朋雅聚稻香楼。 淡云飞白连天末,斜日带金铺岭头。 举酒疏狂欣拨阮,谈诗任性恨依刘。 前程待奏凯歌后,也向林池学鹭鸥。 沈惠光:此七律通篇可吟,节奏明快,用语新鲜。如“淡云飞白连天末,斜日带金铺岭头”更令人耳目一新。第三联“举酒疏狂欣拨阮,谈诗任性恨依刘”(注此联似可传世)。“阮”,初看似姓,再看当琴,为可拨故;下句巧对姓,“刘”,有些费解,诗人?非也,刘备?是也,从整句看意为因忙于政务影响写诗(“依刘”指代从政),故有下联“前程待奏凯歌后,也向林池学鹭鸥”,意为待退休后,逍遥自在(可多写诗)。未知此解妥否? 【一剪梅】忆母送儿 后备箱中满满装,油也飘香,肉也飘香。万千叮嘱恸肝肠,天在飞霜,鬓在飞霜。 是个男儿渐自强,谢也爹娘,愧也爹娘。微躯不论向何方,心在家乡,根在家乡。 王渊:这才是真情实感的词。 沈惠光:词人很巧妙地利用一剪梅词调,将母送儿的景况,用“也_也_在_在_”进行“满满装”,更用两个“霜”字,明表天气、白发,暗藏心情吟出,可圈可点。下阕抒发感情,用同样的字“也_也_在_在_”再现,引成上下呼应,更用两组对立句发慨,简明有力。“微躯”若改游子或孩儿等,也许更能表情达意。个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