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筑小屋于宝峰村
作者:隐云 2025年03月14日
莫道年轮四十初,已将梦筑小村庐。
阳台每日浇三草,院角随时种五蔬。
无忌唱吟多杰构,有朋欢醉是真如。
归身此地尤耽爱,坐望山南云卷舒。
点评:
从题目上来看,作者梦想在宝峰村筑一小屋,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隐居生活。从作者的署名来看,隐云,似乎也有这一层意思。向往隐居生活,可以说是自古以来士大夫的普遍愿望。今天自然也不例外,可见作者的身份不一般。题目具体到宝峰村,而不是笼统地用山村、黄叶村、稻香村等象征性的概念来代表,说明此诗独特,不可易之别处易之别人。在AI时代,这很可贵。
从语言上来看,多用浅近明白的口语而诗意流畅直至,有城斋遗风;从意象上来看,阳台、草、院角、蔬等,都非常符合小村环境,而唱吟、有朋、欢醉、坐望等场景又非常符合一个隐士的身份,这个隐士形象,并非活在高高的庙堂里、也并非活在厚厚的故纸堆里,在我们当代社会环境下,其实也是随处可见的,这不就是一个退休人员回到乡下生活的场景么?从这一点来说,这首诗的代入感是很强的,谁的亲朋当中没有几个退休之人呢。
因为真实,所以动人。
可商榷处有二:一是阳台、屋角,草、蔬,两两对仗的意象太近,削弱诗的张力。二是“山南”太实,为什么是山南而不是山西山东山北呢?不如用“南山”,南山自带诗意自蕴典故,能给读者提供多重解读的机会,其阅读体验也能各取所需。个见。
特邀点评:刘能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