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中之一 可人天气喜相逢,雅兴自然幽处通。 迎面撞来风翠绿,开怀抱住日鲜红。 鸟闻枝上春将闹,花入亭前径不空。 翰墨未疏情未淡,林泉梦与鹤梅同。 刘鲁宁:气脉甚佳! 沈惠光:寻常景色,别样笔触,在二三联可圈可赞,因均对比强烈,故较好地发挥了律诗对仗功能。尾联“翰墨未疏情未淡,林泉梦与鹤梅同”是化实为虚的一种创作手法,即将眼前之景色转化为“翰墨”与梦景,否则就是赘言。 园中之二 偷得闲来喜上头,入园三径曲通幽。 暖风苏醒两堤柳,红日沉迷一座丘。 尺水诗情如瀑泻,秋毫世事若云浮。 近春图画无端妙,更有良禽展玉喉。 熊盛元:每诵瑶章,辄倦眸顿豁,其快何如! 张庆辉:一二四联虽稳当但不惊艳,虽不惊艳到底稳当,并不是有意哗众取宠说车轱辘话,此三联在七十五分左右,没拉后腿,也未达峰值,如果第三联亦如此,这就是一首中不溜的七律,可说的话就不多了。但很显然,“尺水”“秋毫”句忽现异峰突起之势,整首诗因之不俗。这两个倒装句翻译成大白话应该是,诗情此际当能尺水兴波,如瀑布直泻;世事于今只作秋毫之轻,像白云飘浮——不独句法好,意思也好。凭此一联即立柱撑门,好手段;当然,另三联如能再炼炼意炼炼字,让质地更结实点,则更有可观。 沈惠光:最为欣赏中间二联,首先是对仗工整,且都是工对;其次是因为工对,遂显示灵动;最后又因颈联转入“诗情”和“世事”,便使意境更为宽阔,从而与首句“偷得闲来喜上头”相呼应。故妙也。 步韵恒生诗兄岁杪抒怀并寄 拈毫何必问鸣惊,卌载行途仄与平。 柱下多题莲有韵,梁间久绕爱无声。 诗场莫作名场猎,书气需将剑气争。 青鸟梅花歌一曲,吟坛倾耳为君听。 沈惠光:从题目可知,此律系步他人的韵脚,并寄给该诗兄的, 是诗人谈诗,故全诗围绕“诗”展开。首句用“何必问鸣惊”,化用“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一名句,先声夺人。下面二句“柱下多莲韵”,“梁间久绕爱”,此是说诗的内容。接下二句“诗场莫作名场猎”,而要“书气需将剑气争”,这里“剑气”应作“好诗”“有骨”解。故这二句说的是诗的水平要提高,并提出共勉。下句由此希望彼此如“青鸟”“梅花”一般歌唱 。最后作者愿意学习(倾耳听)该诗兄的诗作并作结。一般讲,步他人诗韵是较难的,步不好,会造成“凑韵”之类的毛病,但此诗却自然流畅,文采斐然,情深意长,宥于篇幅,略之,读者自可体味也。 登无名山 佳境佳时佳兴添,登临一气到山尖。 绿边叠岭风笺注,蓝底长空云审签。 世可抛之邀鹤子,庐宜结此效陶潜。 喜将诗眼投千里,更有禽声悦耳甜。 沈惠光:山虽无名亦可登,且不比一些登临名山之诗逊色。此律首句连用三个“佳”字,似台阶铺就,以至可“一气到山尖” ,为全诗开了好头。既到山顶,看到之景通过颔联二二一二的组合,对仗推出“绿边叠岭风笺注,蓝底长空云“审签”,既形象又新颖更有张力。到得颈联,则转换成一三一二组合,使吟诵不单调,也很好地配合诗意之需要。最后用“喜”“更”和“千里”“耳甜”形成远与近之对比收结。故赞。 咏金老嗣水自家小菜园 辟得三分自主田,勤培蔬果四时鲜。 吟怀莫道桑榆晚,正好为霞红满天。 沈惠光:人道诗词之中七绝最难,信然。系难在编排、裁剪、出新。欲做到“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文心雕龙·宗经》)隱云先生此首绝句似可说做到了。前二句说田园,是“事近”, 后二句转吟怀,此“喻远”。虽然用语常见,但也出新,即让我们看到的是一幅美丽的傍晚田园之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