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5-3-5 17: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辞赋基础班第1讲作业
九溪清风
一、请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辞赋?
答:辞赋是古代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时代。汉朝人将屈原等人的作品集称为楚辞,后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辞赋在汉朝尤为盛行,因此也被称为汉赋。
2、辞赋有什么特点?
答:辞赋的主要特点包括铺陈写物、不歌而诵、侧重写景、借景抒情等。
3、简述辞赋的流变的过程?
答:辞赋,古代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时代。汉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赋称为楚辞,后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
4、什么叫骈句?
答:骈句,是一种讲求对仗的文体,它要求文字的对偶,重视声韵的和谐。而且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骈句也有工整和不工整之分,不工整的骈句在结构和字数上也可能不完全合乎要求。骈句是诗句的一种,与散句相对,则是相对于骈句而言,也可以说,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5、什么叫散句?
答:散句多用于记叙文、说明文等文体,不同长短、不同结构的句式可以体现修辞的参差美。骈句是诗句的一种,与散句相对,则是相对于骈句而言,也可以说,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
6、什么叫对偶?
答:对偶,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诠释。在词语中,它是一种修辞方法,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关或相反的意思。在语文中,对偶的种类很多,分为单句对对偶、偶句对对偶,多句对对偶等。另外,在数学当中,还有对偶空间 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对偶有三种表现形式:
1)正对。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7、什么叫排偶?
答:排偶,即排比对偶,是指文章的词语文句排比对偶。
排偶是一种介于排比与对偶之间的修辞手法。一般认为它是由两个语气一致、结构相似、意义相关或相对的语句平列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方式。既整齐匀称,又能收到反复强调,增强语势的表达效果。
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例:“抗”、“援”、“保”、“卫”都是动词相对,“美”、“朝”、“家”、“国”都是名词相对。
8、什么叫古偶句?
答:古偶句是指诗中的奇数句与相邻的偶数句,它们在意思上联系紧密,节奏性强。奇偶句的调型模式包括奇句调和偶句调两大类,偶句调不仅指对仗、对偶,还包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偶句调型相连的形式。
偶句也叫对句,所谓对称句,就是两两对举出现,而字数不要求完全相等或对称,不要求完全工整的句子。对称句,我国古代称为骈偶句。提起骈偶句,人们自然会想起六朝时期的一味追求形式美的骈文。
9、什么是马蹄律?
答:马蹄律是一种对联的格律规则,其灵感来源于马行走时的步伐规律。马行走时,其特点是“斜对角迈蹄”,即左前蹄向前时,右后蹄随之向前,然后右前蹄向前,左后蹄再向前,循环往复。这种规律可以简化为“左前右后右前左后”,如果将左边比作“平”声,右边比作“仄”声,则形成“平仄仄平”的声律规则。马蹄律,虽然在文中未直接提及,但可以推测可能是指诗歌的韵律规律,类似于平水韵表中的韵部排列和声调规则,对于古诗词的节奏和音乐性有着决定性影响。它可能涉及到音节...等。
10、什么是乱?
答:乱放在赋文最后,起总结作用。
二、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请简答它的简介及主要代表作品。(百度了解即可)
答:屈原,字子山,战国时期楚国楚怀王时的大臣。自幼聪明过人,博学多才,为人深沉,性情孤高。他的诗歌被誉为“楚辞”,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章》、《九辩》、《雨月》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