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9|回复: 5

分享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6万

回帖

2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南浦古韵、成联首席版主兼趣园、太阳诗词学院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89430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5-1-5 10: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海早读

题书房联(一)
赵藩
友如画竹须求淡;
文似看山不喜平。
【注释】
清代翁照《与友人寻仙》诗中有:“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赵藩此联系改易翁照诗句而成。
淡:淡雅。《庄子·山水》:“君子之交淡如水。”
不喜平:指作文之道,要曲折有致。

1万

主题

6万

回帖

2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南浦古韵、成联首席版主兼趣园、太阳诗词学院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289430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5 11: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恋雨综述: 出句“风过花丛香一路”主体是花丛,这是我们视觉能见到的最鲜明的景物,但通过风从花丛经过,扑面而来又给我们嗅觉上的体验,让我们闻到了风中的花香。出句的这种逻辑联系,恰恰是难度,要对好需要在方方面面仔细。针对出句的逻辑再结合评选过程,有以下几点总结:【一】风本无香,是经过花丛后再将花的香气传送给人,给人感觉风都是香的,所以对句时尤其要注意“风—花—香”之间的关系。比如甲一和甲二都是在第五个词兼顾了前面两种景物,尤其甲一各方面都与上联一致,而甲二仍然有瑕疵,所以第五个字算是出句的联眼,本期对上的句子并不多。【二】“花丛”是一个中补结构的短语,以名词“花”为中心,以“丛”来补充花的数量程度,从而达到状态的呈现。本期大多数对句没有同步这种结构。【三】出句的“一路”与“香”没有关系,意思是这个“一路”并非是直接形容或升华这个香气的词,更多的是呼应前面的“风过花丛”,多是指风的流动性,这点也是大多数句子没有注意的细节。【四】“香”字在出句中作动词更符合嗅觉体验,可对形容词,也有不少句子对了名词,但只要整体在逻辑和意境上与上联相契合,也是可以的。总结到此为止,我们其实意识到了要对好这个出句并不只是意境同频的问题,通过以上总结,我们对甲句的要求大概已经知道了。纵观今天的甲句,各自都有瑕疵,推甲只能取意,这里就不一一点出,大家可以参考以上分析检验和对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2784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1-5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题书房联(一)
赵藩
友如画竹须求淡;
文似看山不喜平。~尤为有哲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2784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1-5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友如画竹须求淡;(清 赵藩出)
志若吟松是永刚。(今 振清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1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08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1-5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18 18: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