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杏雨梨云 于 2024-10-24 20:02 编辑
《秋望》 平水韵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文/杏雨梨云
田原迎素阳,百草竞枯黄。
平平中仄平,仄仄仄平平。
煦拂过风麦,穗垂衔地芒。
仄仄中平仄,仄平平仄平。
鸿飞向天际,云卷化愁肠。(本联上句为本句自救的拗救方式。)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秀色罩山野,青含簇逐凉。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必须避的诗病之一:孤平
所谓的孤平,就是“平平仄仄平”句型变成“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就犯了孤平,有且仅有这一种情况才是孤平!尤其应该记住,出句(即非韵句)喜仄,没有孤平,因此“仄仄仄平仄”等句型不属于孤平。自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格律诗中,孤平极其少见,可见诗人都在刻意避免,因此孤平被称为“第一诗病”,是写格律诗必须要避免的。
某些老师或错认为本作品中“秀色罩山野(仄仄仄平仄)”犯孤平,这是不正确的。对于此类常见认识误区,说明如下:
“中仄仄平仄”和“中平中仄仄平仄”这类句式为普通拗句,并非孤平句。“孤平”在王渔洋的《律诗定体》中被作为声病正式提出。
王渔洋说:“五律,凡双句二四应平仄者,第一字必用平,断不可杂以仄声。以<平平>止有二字相连,不可令单也;其二四应仄平者,第一字平仄皆可用,以<仄仄仄>三字相连,换以平韵无妨也。”
又说“凡七言,第一字俱不论。第三字与五言第一字同例。”
王渔洋指出:在五律的偶数句中,当第二字是“平”,第四字是“仄”时,第一字必须用平,不能用仄。在七言近体中,第一字平仄可以不论,第三字和五言第一字规则相同。
可见,“孤平”句只会出现在偶数句中,仄声收尾的句子不可能出现孤平句。“中仄仄平仄”和“中平中仄仄平仄”一开始就不在“孤平”的讨论范围中。
五律偶数句,且第二字为“平”,第四字为“仄”,就只有“平平仄仄平”一种。也就是说,五言“孤平”的形式只有一种,便是“仄平仄仄平”,七言“孤平”的形式则是“中仄仄平仄仄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