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听促织
作者:秋涧樵人 2024年09月27日
唧唧低吟枕耳听,沉沉夜半觉空灵。
如传私语促霜月,似送心波织鬓星。
白发知吾多倦困,缁须叹尔独飘零。
蜗庐借驻解秋意,同旅人间浮一萍。
点评:
促织,也叫蟋蟀,蛐蛐。另外还有很多别名,根据其活动的季节和时间也叫秋虫、夜鸣虫,根据其好斗的习性,也叫斗鸡、将军虫;根据人们赋予的催促织布的功能,也叫络纬、纺织娘等等。
这首诗是听促织,主要写“听”,“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由促织的鸣叫声生发开来,从而把秋日的萧索、人生的悲慨一并融入其中,全诗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和迷茫怅惘之情。
首联“唧唧低吟枕耳听,沉沉夜半觉空灵”,“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入秋,蟋蟀无处不在,虫声来枕畔,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空灵,古诗十九首有句“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亦是“虫鸣夜更幽”之意。“空灵”二字传神,体悟真切。颔联“如传私语促霜月,似送心波织鬓星”,姜夔齐天乐有句“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为此联所本,“促霜月”、“织鬓星”,意为蟋蟀的鸣叫仿佛催促着时序的更迭,自然也催织着白发的生长,时间渐渐流淌,荣华转眼不再,让人不禁生出无限惆怅之情。“促”“织”二字分别嵌入其中,从字意上更加延展了蟋蟀的功能,并以拟人手法赋予了更深的含义。颈联“白发知吾多倦困,缁须叹尔独飘零”,此联是对上一联的进一步申述。“多倦困”、“独飘零”,亦虫亦己,物人合一。尾联“蜗庐借驻解秋意,同旅人间浮一萍”,“蜗庐”一句呼应首联,最后一句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之意,收束全篇,感慨不尽。
整首诗用词典雅,感情充沛,饶有寄托,感慨深沉。不足之处是意象略有重复。
特邀点评:陈东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