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这是陆游出游时写的一首抒情诗。
首联渲染了一幅丰收喜悦,农村宁静欢乐的图画。好酒一般清澈,而农家自己酿造的米酒不免有些混浊。可不要嘲笑农家上年就酿好的米酒有些混浊,农家待客的情意却十分深厚,鸡肉、猪肉摆满了一大桌子。
颔联写出游时候山间水畔的景色,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地吟诵和引用。作者在青翠重叠的山峦中漫步,那清澈的山泉在曲折的山间哗哗穿行,草木浓茂,路径难辨,前面好像看不到路了。正在迷惘之际,突然前面柳树成荫,花木扶疏,几间农家茅舍构成的村落使人豁然开朗。诗人喜形于色。诗句对这种心情的描摹,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人们在做学问时,往往有无出路的时候。但是锲而不舍,峰回路转,发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天地!这两句诗超越了自然景物描写的范围,具有了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颈联进行了人事描写,概括了南宋年间农村的风土人情。社日祭祀,来源古代。《周礼》里就有记载:“以灵鼓鼓社祭。”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也说“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这个风俗到南宋还很盛行。
尾联笔锋一转,流露出自己的心愿:如果时间允许,老乡不嫌弃,我将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乡絮语。一个热爱故土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