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7|回复: 4

[其它] 诗不厌改

[复制链接]

63

主题

129

回帖

169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96
发表于 2024-9-15 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袁枚《随园诗话》云:改诗难于作诗,何也?作诗,兴会所至,容易成篇;改诗,则兴会已过,大局已定,有一二字于心不安,千力万气,求易不得,竟有隔一两月,于无意中得之者。刘彦和所谓“富于万篇,窘于一字”,真甘苦之言。荀子曰:“人有失针者,寻之不得,忽而得之;非目加明也,眸而得之也。”所谓“眸”者,偶睨及之也。唐人句云:“尽日觅不得,有时还自来。”即“眸而得之”之谓也。

      昨天在诗无敌读了陈毅忠先生的‘见环卫工扫落叶’一诗后也随手涂鸦了一首折腰体,并题上环卫工,诗曰:
早随晓色暮披月,夹背常流身覆尘。
西风有意怜人苦,秋叶焉何抖落频。

      随后便也随手发在了微信群,当然,也许是顾及情面之故吧,还是得到了一些鼓励的,因今天事多而无暇它顾所以也就未看
微信群,但现在终于是得了些空闲,越看就越觉不对劲了,所以也就在微信群上先是表示了感谢,而后就把修改稿也发上了微信群并写了几点分析意见,修改后就成了:
看环卫工扫落叶有寄
早随晓色暮披月,执帚长街身覆尘。
秋风有意怜人苦,秋叶焉何抖落频。

      试比较一下:
      起码在我个人看来这样的改动不论从诗题到内容都明显要好,1,执帚长街更吻合环卫工的身份也更切题。2,浃背常流身覆尘且早随晓色暮披月的人并不见得是环卫工,其它早起的工作的人也符合,如杀猪佬或搬运工、快递员等。这就叫未抓住环卫工的特点。3,错别字一个。4,西风改秋风明显是有意重字,但重得更好,秋风代表送爽,而西风则是代表肃杀。秋风的有意和秋叶的无情在转结上就形成了反差和类矛盾,语意上也明显更为通顺。5,诗题上只有环卫工三字明显显得宽泛,而改后的诗题却有具体的所指。

      通过比较,是不是能悟到点什么了呢?个感一个:魏庆之
《诗人玉屑》云:诗之不精,思之不精也。谢榛《四溟诗话》云:诗不厌改贵乎精也。
      古之人诚不余欺也。



5436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07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9-15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先生这首诗来说,“执帚长街”比之“夹背常流”要切合环卫工身份,更切题。起句已经含有辛苦之意,承句就无须用“夹背常流”来强调同一意思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6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07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9-15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扬之水 于 2024-9-15 22:02 编辑

“西风”带有萧瑟飘零之人生经历感受,情感意义显得更凝重,而“秋风”在诗中则显得实在些,因为此诗无须表达更多人生之叹,所以用“秋风”反而更加适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6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07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9-15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扬之水 于 2024-9-15 22:06 编辑

愚倒觉得后两句改为“秋风纵是怜人苦,无奈枝头簌簌频”,似乎更妥。秋风吹落叶是自然之理,不以人事改变,故曰“无奈”。然则,诗人同情环卫工辛苦,又没有办法,故只好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情,而这种心情借助秋风扫落叶的景象来婉转表达,这是移情入景。把“抖落”改为拟声词“簌簌”,使得诗句兼具视觉和听觉之感。“纵是————无奈————”的关联,使得出句与对句在诗意上更加连贯。至于先生说得“秋风送爽”之意,愚觉得在此诗中不必表达,因为诗作主要是表达对环卫工辛苦的同情。浅见,让先生见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129

回帖

169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696
 楼主| 发表于 2024-9-16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扬之水 发表于 2024-9-15 22:01
愚倒觉得后两句改为“秋风纵是怜人苦,无奈枝头簌簌频”,似乎更妥。秋风吹落叶是自然之理,不以人事改变, ...

先生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
只是我习惯于把赋物于人格和类矛盾以拓展诗语的张力

问候先生,中秋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17 23: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