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8-12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钱锺书的《谈艺录》出版于1948年,他在《序》中提到:“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虽然书名沿用自明代徐祯卿的《谈艺录》,但主要是对诗话传统进行中西比较研究。全书共91则,重点分析李贺、韩愈的作品,严羽、袁枚的主张,其中第59则至第86则论述的是袁枚的《随园诗话》,并提出:“盖性之灵言其体,悟之妙言其用,二者本一气相通。悟妙必根于性灵,而性灵所发,不必尽为妙悟;妙悟者,性灵之发而中节,穷以见几,异于狂花客慧、浮光掠影。”钱锺书在第44则的补订中还提到:“此余二十二岁时浅见妄言,石遗丈恕其稚騃,姑妄听之耳。”这体现了钱锺书的自省。钱锺书在《谈艺录》中提到很多国外的文学理论主张,并与我国的主张相参照。例如在第15则论述摹写自然时就提到:“在西方,创于柏拉图,发扬于亚里士多德,重申于西塞罗,而大行于十六、十七、十八世纪。其焰至今不衰。莎士比亚所谓持镜照自然者是。昌黎《赠东野》诗‘文字觑天巧’一语,可以括之。”对国内作家点评外国作家的观点,钱锺书也会提出自己的见解,例如在第9则提到苏曼殊将拜伦比之于李白的仙才,将雪莱比之于李贺的鬼才,钱锺书认为这种评价是不恰当的:“此僧于文字海中飘零,未尝得筏登岸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