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29|回复: 24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复制链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5-28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5-28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总》是以事分门,《丛话》是以人分类。以事分门,或事无所归,或诗无所属,这样,便在具体处理时带来不少困难;以人分类,不仅解决了上面两种困难,并且还可以因人与人的关系,物与物的牵连,从而由某甲以及某乙,由此物以及彼物,很自然地把作家与作品、作品与本事有骨有肉地结合在一起,可以帮助读者的联想和探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5-28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后集卷十四论李义山《华清宫诗》,便举崔鲁《华清宫诗》来比较,论王建《宫词》,便举花蕊夫人《宫词》来比较,又如前集卷十六论韩退之《听琴诗》,便举古今诗人听琴、阮、琵琶、筝、瑟的作品来相比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5-28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集卷四十九因王直方论黄山谷《蜡梅诗》,便举苏东坡和自己的作品来相比较:这样地处理资料,使得诗话的编写工作,又向前发展一步。稍后于胡仔的南宋人计有功所撰的《唐诗纪事》、尤袤所撰的《全唐诗话》,都继承了这种以人分类的形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5-28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丛话》的纂集,不是作材枓的堆积,而是有所抉择的。《前集自序》写道:“一诗而二三其说者,则类次为一,间为折衷之,又因以余旧所闻见,为说以附益之。”《丛话》对于作品,除了辛勤地搜集前人从各种角度去分析研究某一作家或某一作品的成果外,有时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表示自己的态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5-28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论述陶潜诗,不取钟嵘的“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之说,而取萧统“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之说,可见《丛话》评诗,不是纯客观主义的。《丛话》全书重点放在李杜和苏黄四家,以为“皆集诗之大成者”(后集自序),而尤着重于杜甫和苏轼,这完全合乎历史现实的发展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5-28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全书评述杜诗的有十三卷,评述苏诗的有十四卷,共二十七卷,约估全书卷数四分之一而强。由于“老杜于诗学,世以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前集卷九),于是胡仔揭橥自己纂集《丛话》的意图,《丛话前集》卷十四写道:“余纂集《丛话》,盖以子美之诗为宗。”卷四十九写道:“余为是说,盖欲学诗者师少陵而友江西,则两得之矣。”因之,《丛话》的纂集,就不是仅仅停留在就诗论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5-28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全书评述杜诗的有十三卷,评述苏诗的有十四卷,共二十七卷,约估全书卷数四分之一而强。由于“老杜于诗学,世以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前集卷九),于是胡仔揭橥自己纂集《丛话》的意图,《丛话前集》卷十四写道:“余纂集《丛话》,盖以子美之诗为宗。”卷四十九写道:“余为是说,盖欲学诗者师少陵而友江西,则两得之矣。”因之,《丛话》的纂集,就不是仅仅停留在就诗论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5-28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继承诗话遗产,把古人作品,加以恰如其分的分析与批判,对于发展新的创作来说,无疑地会起着借鉴作用。《丛话》对于前人作品,从一字的推敲,到一篇的经营,都比较具体地指出是楷模,还是病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5-28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时,对于作家的生活实践,以及作品的素材积累,也都比较具体的道出了他们的写作甘苦和学习方法。因之,《丛话》对于学诗来说,在过去曾起了一定的作用。宋末诗人兼文学理论批评家方回作《渔隐丛话考》写道:“回幼好之,……昼夕窥观,学诗实自此始。”可见此书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05: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