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7、于谦祠 魏 源
砥柱中流,独挽朱明残祚;
庙容永奂,长赢史笔芳名。
[简注]于谦祠:在北京西裱背胡同。原为于谦故宅。于谦(1398—1457),字延益,明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官兵部尚书。明正统十四年(1449),蒙古瓦剌也先入侵,英宗亲征被俘。于谦拥立代宗,率军民奋战保卫京城。英宗复辟后,于谦以“谋逆罪”被害。宪宗成化二年(1466)复官赐祭。并将其故宅改为忠肃公祠。魏源(1794—1857),原名远达,字默深,清湖南邵阳人。道光进士。历官内阁中书,江苏东台、兴化知县,高邮知州。有《魏源集》。砥柱中流:比喻能顶住危局的坚强力量。砥柱,山名。亦名三门山。原在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北黄河中流。因山见水中若柱,故名砥柱。朱明:即明朝。明朝为朱氏所创,故称朱明。残祚:残缺的国家。庙容;即庙貌。祠中所祀的于谦像。此指祠堂。奂:鲜明、旺盛。史笔:历史记载。联语以史论之笔,评价历史,缅怀贤臣,于肃穆庄重中表达仰慕之忱。见《北京名胜楹联》
尘封曰:对联很简明,从高处着眼,上联对于谦的历史功绩予以追溯。下联在追溯功绩的基础上,给予高度的评价与缅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