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5|回复: 12

[佳作转载] 欧阳修《六一诗话》的诗学理论

[复制链接]

543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28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3-9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欧阳修《六一诗话》的诗学理论

《六一诗话》是欧阳修晚年的一部重要的作品,采用一种新颖独特的方式评论诗歌。《六一诗话》开创了笔记体漫记诗坛轶事、品评诗人诗作的诗歌评论体式,对后来的诗歌理论批评的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也为诗话的定位起到了引领作用。

《六一诗话》一卷二十八条,篇幅虽不长,但是包含的诗歌理论非常丰富。主要评论的是唐朝和与欧阳修同时代的诗人。唐代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王建、张继、韩愈、孟郊、贾岛、 温庭筠、严维、姚合、郑谷、周朴。宋代有梅圣俞、苏舜钦、苏舜元、刘亿、钱惟演、晏殊、宋祁、石曼卿、郑文宝、谢伯初、陈从易、赵师民、九僧、僧赞宁、许洞、安鸿渐、李文正公、吕文穆公、胡旦等。

    一、“穷而后工”论

针对西昆体的只重形式,脱离现实的作风,欧阳修十分强调诗歌的内容,认为诗歌应该是现实生活的写照。遵从自己诗文革新“明道”的主张,在《梅圣俞诗集序》中提出诗“穷者而后工”的论点。

欧阳修用自身的实践证明了“穷且愈坚”的道理,两次政治生活的重创,使得他对文学的思考更加深入,因而注重诗人越是经历艰辛越能创作出好的诗歌。第十条剖析了“孟郊、贾岛,皆以诗穷至死,而平生尤自喜为穷苦之句”,证明了作家生活遭遇对创作的深刻影响。大抵诗人的遭际愈困顿,对生活的体验就愈真切,越能够写出不朽的诗篇。在《梅尧臣诗集序》中云: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 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欧阳修提出了诗“穷而后工”的重要理论。他认为诗人的遭遇越是坎坷,内心越是有忧思感愤之情,越能写出工巧的的文章。欧阳修这里所说的“穷”,主要是指政治上的穷达之“穷”,而不是指生活上的穷困,有理想、有抱负的文人,也就是政治上不得志,受排挤、遭迫害,只能隐退江湖草芥山林之间,借诗歌来寄托其济世安民的壮志,抒发其对现实黑暗的怨愤不满,以及忧思、苦闷和压抑。诗人写外在的自然景物,往深层探究可知,这是由内心激愤而抒发出的带有寓意怨刺的诗作。欧阳修认为作者的内心要有所“郁结”,才会有好的创作。因而作品不仅仅是作家思想感情的流露,同时也有其深刻的现实渊源。在政治上处于逆境的人往往能够使他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从而创作出的作品也能够体现更为深刻的思想内容。同时,使他更有充裕的时间去潜心艺术,能更深入的去钻研艺术的表现方法,创作出更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形式。

其实这种思想渊源,在于欧阳修一直探讨的文与道的关系。欧阳修一直主张“文以明道”,认为文章要承载社会的大道,否则会有:“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送徐无党南归序》)的弊端。他继承韩愈“文以载道”的思想,反对西昆体浮华的诗风。他认为到应当彰显现实事实,不应舍近求远,同时也才能解救时弊,才能解决现实问题。

欧阳修并不是轻视文,而是十分重视对文的修饰的。这“穷而后工”的“工”,就包含着他对艺术上精益求精的深深赞赏。他对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关系的看法是比较全面的。他既首先肯定内容的主导作用,同时又充分注意到了形式的重要性及其相对的独立性。

    二、“意新语工”论

欧阳修借梅圣俞之口阐发了自己的这一观点。《六一诗话》第十二条: 圣俞尝与余曰:“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然后为至矣。贾岛云:‘竹笼拾山果,瓦瓶担石泉。’……余曰:“语之工者固如是。状难写之景,含不尽之意,何诗为然?”圣俞曰:“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于意,殆难指陈以言也。虽然,亦可略道其仿佛。……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则道路辛苦,羁愁旅思,岂不见于言外乎?”

所谓“意新语工”者,不仅是指立意新颖、出人意表、语句精炼,而且要求诗作既立意新颖、明白晓畅又含蓄隽永、有余味可寻。这是一种很高的审美境界,也是欧阳修所主张的最高诗歌的标准。

在这段话中,梅圣愈说的“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它是在说,诗人的作品看起来清晰流畅、自然随意、未加雕琢而浑然天成,但实质上都是作家在苦思冥想、千锤百炼之后达到的一种境界。

欧阳修强调的是,这种境界的达成,必须要经过一番磨练。欧阳修在《六一诗话》第四条举了梅圣俞的创作实践加以证明,“圣俞平生苦于吟咏,以闲远古淡为意,故其构思极艰”,那种闲远古淡的风格是诗人平素苦吟的产物。如此,才可创出立意新颖、巧夺天工的佳句。

“意新语工”的表现方式:“意新”是指语意的新颖、独特,思想的深厚、丰富,在语言之外含有不尽的意义,韵味无穷。“语工”即指上文所谓用语经锤炼后雕琢不涉于浅俗,并且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欧阳修认为要达到“意新”的境界,也要付出一定的努力,经过苦思的过程。《六一诗话》中多次论述到了诗歌的构思问题,欧阳修只有经过精严的构思才能创作出好的诗歌。精严的构思,是思想的锤炼和雕琢,是语言的精准妥帖的过程。欧阳修认为“意新语工”是诗歌要推崇的意境,强调诗歌必须要有新颖的诗境,又要含蓄蕴藉,语言精深。要做到这一点,精严的构思是至关重要的。欧阳修主张艰苦的构思,但是绝非诗人刻意雕琢,以至于艰涩苦深。他对诗人文思机敏的佳句也是同样欣赏的。同时,欧阳修也认为,诗歌虽要“惟意所之”,但却也非随意放纵,是有一定的约束的,思想虽然可以率意,可以随意自由的发挥,要自然流畅,内涵丰富;但是也并非完全没有约束,也是要符合古诗的创作规则,例如:格律、句式、音节等 规则。

欧阳修认为“语工”的最好方式在于字句的锤炼,欧阳修对于杜甫、孟郊、贾岛这些诗人注意字句的锤炼的态度表示赞成,只有这样才能生动传神。他反对用语浅率粗疏、毫无韵味,主张语言要精练丰富,通晓明畅。只有不断的构思、锤炼,诗文才能成为佳作。

欧阳修主张语言要精工雕琢,反对过于浅俗的语言。赞成用字的凝练、深刻、蕴藉。

    三、风格的多样化

欧阳修《六一诗话》认为诗歌风格不必拘泥于某一种,他提倡风格的多样性。在第十三条说明了梅圣俞、苏舜钦的诗作的风格,虽都是著名的大家,但却是风格迥异,子美豪放奇绝、圣俞深远闲淡,欧阳修对二人的诗歌风格给以高度的评价。诗风虽不相同,但是一样令人叹服,不分优劣。因而诗歌的风格不必拘泥。

《六一诗话》对“白乐天体”虽有微词,但是对白居易的诗歌风格主要还是持肯定的态度。

欧阳修对于前辈学者对西昆诗人的看法表现出不赞同的态度。他认为西昆诗人的诗风虽然存在缺陷,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特色,对于钱惟演、刘琨等西昆诗人还是给予了赞同。他认为西昆诗人用的典故并不妨碍诗作成为佳句,也不会让诗句变得晦涩难懂。“语僻难晓”并非是西昆诗人特有的,而是诗人学者的习惯,也是学者的通病。

在《答苏子美离京见寄》中他说苏舜钦“少虽尝力学,老乃若天成”。其《试笔》中“李白杜甫诗优劣说”十分推崇李白自然天成的艺术特色,他说:“杜甫于白,得其一节,而精强过之。至于天才自放,非甫可到也。”欧阳修并不否定艺术上的精雕细刻,也并不否定韩愈孟郊的怪奇诗风,但是他认为最终还是要合乎自然。在自然的前提下,欧阳修对艺术的风格美不主一格,而提倡多样化。他的两位好朋友、诗人梅尧臣和苏舜钦在诗歌艺术风貌上是很不同,苏诗豪气纵横、雄壮奔放,梅诗古健奇秀、平淡清新,欧阳修对他们都很赞赏。由于追求雄豪,从景佑年间开始,欧阳修、梅尧臣的诗歌创作跳出了西昆体诗歌的藩篱,变重情韵为重气格,开始了宋诗有别于唐诗而自具面目的时代。

    四、重视史家的实录精神

欧阳修是著名的诗人,又是史学家,他先后撰写了《新五代史》和 《新唐书》这两部史作。他把这种重实录信史的史家精神引入到了诗学批评当中,在《六一诗话》中隐含了一个史学家独有的史学关怀意识,体现为二:一是注重诗作中引用事实的准确性;二是为普通诗人立传的史家笔法。《六一诗话》的许多条目是写诗人的奇闻异事,对于史实则可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不足征信的弊病。《六一诗话》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弥补了上述的不足。

《六一诗话》第一条就是对诗句中有关史实的考证。李昉《永昌陵挽歌词》中“奠玉五回朝上帝,御楼三度纳降王”两句中提到的“三降王”、“五朝上帝”,指出三降王是谁,并且根据历史事实令人信服地纠正了上朝次数为四次而不是五次。又推测说:“李公当时人,必不缪,乃传者误云五耳。”在考证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探究了失误的原因。以历史事实来纠正诗歌中的错误,以求达到用词及用事的准确。他也注重对字句的考证和解释,如“李白《戏杜甫》云:“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其中“太瘦生”,唐人语也,至今犹以“生” 为语助,如“作麽生”、“何似生”之类是也。”对于“生”这一字的解释,也体现了欧阳修的严谨及对字句的准确认识。

欧阳修的史家精神不仅表现在以历史的严谨来创作诗歌的态度,要求符合历史的事实;也表现在他引证诗歌来证明历史的事实。

欧阳修的诗话体现一种闲谈的风格,是专门谈诗的闲话方式,其中也记载了许多史传小说所没有记载的历史事实。他以敏锐的眼光来勘诗,寻找其中有历史价值的史料。

例如第十六则:王建《宫词》一百首,多言唐宫禁中事,皆史传小说所不载者,往往见于其诗,如“内中数日无呼唤,传得滕王《蛱蝶图》。”滕王元婴,高祖子,新、旧《唐书》皆不著其所能,惟《名画录》略言其善画,亦不云其工蛱蝶也。又《画断》云:“工于蛱蝶。”及见于建诗尔。或闻今人家亦有得其图者。唐世一艺之善,如公孙大娘舞剑器,曹刚弹琵琶,米嘉荣歌,皆见于唐贤诗句,遂知名于后世。当时山林田亩,潜德隐行君子,不闻于世者多矣,而贱工末艺得所附托,乃垂于不朽,盖其各有幸不幸也。”可以从诗歌中看出唐代禁宫中的奇闻异事,他从历史的角度去推求诗歌,可以补充正史中的不足,作为后人研究的历史资料,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欧阳修的晚年作品非常注重诗歌和历史的结合,在《六一诗话》的记载中经常可见诗中有历史的史实,有历史的史料,同时也会以历史的方式来表现诗歌,对于字句及诗歌中历史事件的记述要做到精确真实,颇有以诗证史、以史说诗的味道。

欧阳修一向反对“务高言而显事实”,强调文学的现实性。他认为诗歌应当符合现实的事实以及历史的事实。

《六一诗话》还非常注意为普通诗人立传。欧阳修晚年,看到许多小诗人死后即湮没无闻,诗句亦不得流传,他深为之痛惜。如第九条则云:“国朝浮屠以诗名于世者人,故时有集号《九僧诗》。今不复传矣……其集已亡,今人多不知有所谓九僧者矣。是可叹也!”第十九条说苏子美兄“诗亦遒劲,多佳句,而世独罕传”等等。他记录这些诗人的笔法,颇类史传文字,如“苏子瞻,学士,蜀人也” (第五条);“闽人有谢伯初者,字景山,当天圣景之间,以诗知名”(第二十三条) 等等。这种笔法,极似史家之列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六一诗话》“体兼 说部”,诚不谬也。


543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28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9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一诗话》开创了笔记体漫记诗坛轶事、品评诗人诗作的诗歌评论体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28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9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欧阳修用自身的实践证明了“穷且愈坚”的道理,两次政治生活的重创,使得他对文学的思考更加深入,因而注重诗人越是经历艰辛越能创作出好的诗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28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9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欧阳修这里所说的“穷”,主要是指政治上的穷达之“穷”,而不是指生活上的穷困,有理想、有抱负的文人,也就是政治上不得志,受排挤、遭迫害,只能隐退江湖草芥山林之间,借诗歌来寄托其济世安民的壮志,抒发其对现实黑暗的怨愤不满,以及忧思、苦闷和压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28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9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意新语工”者,不仅是指立意新颖、出人意表、语句精炼,而且要求诗作既立意新颖、明白晓畅又含蓄隽永、有余味可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28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9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的作品看起来清晰流畅、自然随意、未加雕琢而浑然天成,但实质上都是作家在苦思冥想、千锤百炼之后达到的一种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28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9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意新语工”的表现方式:“意新”是指语意的新颖、独特,思想的深厚、丰富,在语言之外含有不尽的意义,韵味无穷。“语工”即指上文所谓用语经锤炼后雕琢不涉于浅俗,并且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28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9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意新语工”是诗歌要推崇的意境,强调诗歌必须要有新颖的诗境,又要含蓄蕴藉,语言精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28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9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欧阳修认为“语工”的最好方式在于字句的锤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28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9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自然的前提下,欧阳修对艺术的风格美不主一格,而提倡多样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1 05: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