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三百首》赏析- 164 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作者/叶梦得〔宋代〕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译文 小亭在高耸入云的山峰,隐隐约约浮现着。在千峰上独自叙述胸意,看那万里云烟如浪花般滚来,我与谁共同欣赏呢? 人已经老了,但情怀仍在。虽然思虑着万里山河,但也只能无奈的惆怅。少年啊,要胸怀豪情万丈,莫要学我这个老头子。 注释 绝顶亭:在吴兴西北弁山峰顶。缥缈:隐隐约约,应题目中的“小亭”。危亭:言亭之高。烟浪:烟云如浪,即云海。天涯想:指恢复中原万里河山的梦想。衰翁:衰老之人。 赏析 上片起句点题。“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形容亭在绝顶,既高且小,从远处遥望,若隐若现。次句由亭而写到人,应题目的“登”字。由于小亭位于“绝顶”,故登亭之人有“千峰上”之感。独登小亭,无人共赏,只有万里横江而过的波浪,渺茫无边无际。末两句倒装,一则说北方大片失地,山河破碎,不堪赏玩;二则说因主战派不断受到排挤和打击,已找不到同心同德,一起去把失地收回,重建共赏的人。“万里”喻其广远,指吴兴以北直至沦陷了的中原地区。“烟浪”形容烟云如浪,与“万里”相应。北望中原,烟雾迷茫,不知恢复何日。欢快味的“赏”与压抑感的“独”连翩而来,表现了作者此时复杂的情绪。 过片开两句说自己人虽老了,情怀不变,还是以天下为己任,把国事放在心上,总在作着恢复中原那万里山河的计虑和打算,表现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空惆怅”三字收住了“天涯想”。一个“空”字把前面的一切想望都钩销了,又回到了无可奈何、孤独寂寞的境界,不免要表现出某些颓丧情绪。而胸中热情,又不甘心熄灭,便吩咐随侍的儿辈“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说年轻人应该豪放一点,不要学习衰老之人的模样。是示人,也是律己。“少年豪放”与第二句的“笑谈”相呼应,针线绵密。 这是一首小令,篇幅不长,可翻波作浪,曲折回旋地抒写了词人十分矛盾复杂的心绪。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作者去任隐居吴兴卞山时,为作者登临卞山绝顶亭有感而发。以抒写自己复杂的情怀和对时局的慨叹。
备注:原稿来自于古诗文网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赏析。为了手机阅读方便,在不影响准确理解原作品和完整精要对原作进行品赏的基础上,我对原文稿做了大幅度的压缩;此外,对原作字、词、句理解上不一致时,本人在压缩、整理过程中坚持了自己的意见。个人认为,这样整理后的赏析文章重点突出、语言精炼、理解准确、赏析兼备,更主要的是能手机展开,阅读方便。可以说虽算不上精品,但网上不会搜索到第二。希望能给热爱诗词文化的初学者提供点帮助,这便是我不辞辛苦,坚持整理的初衷。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