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赏析- 160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作者/韩翃〔唐代〕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译文 修长的竹枝早早迎接着秋风,淡淡的月华洒满了空城。 一只鸿雁向银河飞去,寂静的夜里,传来千家万户捣衣的砧声。 季节飞快地推移,转眼已秋冬,闲散里,我空怀着未曾了却的心意。 我反复吟诵你秀美的诗句,不觉天色将晓,已听见早鸦乱啼。 注释 程延:作者的诗友。簟:竹名。空城:指城市秋夜清静如虚空。澹月华:月光淡荡。星河:即银河。砧杵:捣衣用具。砧,捣衣石;杵,捣衣棒。节候:节令气候。心期:心所向往。卧:指闲居。向来:刚才。秀句:诗的美称。鸣鸦:天晓鸦鸣。 赏析 此诗陈述诗人卧病深秋的寂寞心情,并对友人赠诗表示谢意。前半首就卧病的心情来取景渲染、寂寥的砍夜之景。颈联写更深夜阑,心期而不得入眠。末联写吟咏赠诗,不觉已鸦噪天曙。全诗结构严谨,清幽淡雅。 首联开句是说秋风过早地来到庭院,长簟被秋风吹得窸窣咋响。“早”字写出卧病之人对秋风的突出感受。“迎风”二字写出一片萧瑟的声响,更衬托出秋意的浓重和秋夜的沉寂。次句是说空寂的城中洒满了淡淡的月光。空城寂寂,月色凄迷,是对诗人心情的绝妙写照。 颔联首句是说一只孤雁划过秋夜的天空向银河飞去。“星河”是寂寥的,“一雁”是孤独的,“秋”夜是清冷的,三种事物连缀成文,构成幽深的意境。次句是说时当秋季,人们开始准备寒衣了,故而千家万户都传来了捣衣声。捣衣声声,反衬出秋夜的沉寂。 颈联转入叙事,写出悲秋的原因。全句意思是说,看来节候大概已入晚秋。“卧”是卧病在床,一个“卧”字定下全诗的感情基调,道出悲秋的原因:由于卧病,而使心愿落空。美好的心愿不能实观,疾病缠身,又临深秋,诗人的悲哀心情,跃然纸上。 尾联意谓,深夜吟诵您的秀美诗句,兴味颇浓,不知不觉已是天晓鸦鸣。以扶病之身而能长夜吟庆不倦,自是因为诗句美好,也写出了病中孤寂的生活,漫漫秋夜,只有一诗相伴。 全诗前半写景,景中寓情;后半叙事,事中现意。写景叙事,笔墨虽二,情意实一。一条感情线索贯穿全篇,有如红线串珠,结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创作背景 题意为程延有《秋夜即事》诗来赠,韩作本诗酬答之。当为诗人闲居无职时所作。 作者简介 韩翃,唐代诗人。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韩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时传很广。
备注:原稿来自于古诗文网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赏析。为了手机阅读方便,在不影响准确理解原作品和完整精要对原作进行品赏的基础上,我对原文稿做了大幅度的压缩;此外,对原作字、词、句理解上不一致时,本人在压缩、整理过程中坚持了自己的意见。个人认为,这样整理后的赏析文章重点突出、语言精炼、理解准确、赏析兼备,更主要的是能手机展开,阅读方便。可以说虽算不上精品,但网上不会搜索到第二。希望能给热爱诗词文化的初学者提供点帮助,这便是我不辞辛苦,坚持整理的初衷。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