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赏析- 155 送李端公 作者/卢纶〔唐代〕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译文 故乡遍地都是衰败的枯草,好友相别实在是令人伤悲。 你去的道路伸向云天之外,我归来时只见暮雪在纷飞。 从小丧父早年就客游外乡,多经磨难我与你相识太迟。 回望你去的方向掩面而泣,在战乱年月再见不知何时。 注释 故关:故乡。衰草:冬草枯黄,故曰衰草。“路出”句:意为李端欲去的路伸向云天外,写其道路遥远漫长。少孤:少年丧父、丧母或父母双亡。风尘:指社会动乱。此句意为在动乱年代,不知后会何期。 鉴赏 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送别诗,一个“悲”字贯串全篇。 首联写送别的环境气氛,从衰草落笔,时令当在严冬。郊外枯萎的野草,正迎着寒风抖动,四野苍茫,一片凄凉的景象。在这样的环境中送别故人,自然大大加重了离愁别绪。“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来平直、刻露,但因是紧承上句脱口而出的,应接自然,故并不给人以平淡之感,反倒为此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到了提挈全篇的作用。 颔联写送别的情景。故人沿着归路渐行渐远,由于阴云密布,天幕低垂,依稀望去,这路好像伸出寒云之外一般。“寒云”二字,下笔沉重,给人以无限阴冷和重压的感觉,对主客别离时的悲凉心境起了有力的烘托作用。友人终于远行了,留在这旷野里的只剩诗人自己,孤寂之感自然有增无减。偏偏这时,天又下起雪来了,郊原茫茫,暮雪霏霏。这句紧承上句而来,与上句一起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于淡雅中见出沉郁。 颈联感叹身世。诗人送走了故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不禁产生抚今追昔的情怀。此联是全诗情绪凝聚的警句。人生少孤已属极大不幸,何况又因动乱,自己远役他乡,饱经漂泊困厄,而绝少知音呢。这一联反复咏叹,词切情真。“早”“迟”二字,前急后缓,顿挫有致,读来悲凉荡气。 尾联收束全诗。诗人在经历了难堪的送别场面,回忆起不胜伤怀的往事之后,越发觉得对友人依依难舍,不禁又回过头来,遥望远方,掩面而泣;然而友人毕竟是望不见了,掩面而泣也是徒然,唯一的希望是下次早日相会。但世事纷争,风尘扰攘,不知何时才能相会。 作者简介 卢纶(739年—799年),今山西永济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举进士,遇乱不第。后经举荐,曾多地任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