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赏析- 154 阙题 作者/刘昚虚〔唐代〕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译文 山路蜿蜒直延伸至白云尽处,春光宛若清清溪流源远流长。 不时有落花随溪水飘流而至,远远地就可闻到水中的芳香。 闲静的屋门面对蜿蜒的山路,柳荫深处蕴藏着读书的斋堂。 每当太阳光穿过柳荫的幽境,清幽的光辉便洒满我的衣裳。 注释 阙题:即缺题。道由白云尽:指山路在白云尽处。由:因为。春:春意。闲门:清净、清幽,俗客不至的门。深柳:即茂密的柳树。幽映:指“深柳”在阳光映照下的浓荫。每:每当。 鉴赏 这是一首写友山中隐居幽趣的诗。描绘了一座深山别墅沿途的幽美环境。全诗清新自然,婉转流畅,按空间顺序写来,由远及近,从外向里,余韵萦绕,有种异乎寻常的艺术魅力。 首联,开句是说通向别墅的路是从白云尽处开始的,可见这里地势相当高峻。这样开头,便已藏过前面爬山一大段文字,省掉了许多拖沓。同时,它暗示诗人已是走在通向别墅的路上,离别墅并不太远了。次句是说,伴随山路有一道曲折的溪水,其时正当春暖花开,山路悠长,溪水也悠长,而一路的春色又与溪水同其悠长。 颔联,细写青溪和春色,透露出诗人喜悦之情。“随”字赋予落花以人的动作,又暗示诗人也正在行走之中,从中可以体味出诗人遥想青溪上游花在春光中静静绽放的景象。此时,水面上漂浮着花瓣,流水也散发出香气。芬芳的落花随着流水远远而来,又随着流水远远而去,诗人完全被青溪春色吸引住了。他悠然自适,丝毫没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感伤情调。 颈联,上句是说,这里没有多少人来打扰,门显得格外清静、清幽;主人分明爱好观山,所以门又向山路而设。下句是说,院子里种了许多柳树,长条飘拂,主人的读书堂就深藏在柳影之中。原来这位主人是在山中专心致志研究学问的。主人身份得以揭示。 尾联,诗人仍然只就别墅的光景来描写。这里的“每”作“虽然”讲。因山深林密,故虽然在白天里,也有一片清幽的光亮散落在衣裳上面。那环境的安谧,气候的舒适,真是专志读书的最好地方了。诗到这里,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思索余地,更增加了诗的韵味。 全诗都用景语织成,没有一句直接抒情,然而情韵盎然,意境幽美。 创作背景 创作时间不详。此诗原应有题目的,于流传过程中失落了。后人在编辑整理时只好给它安上“阙(缺)题”二字作为诗名。
备注:原稿来自于古诗文网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赏析。为了手机阅读方便,在不影响准确理解原作品和完整精要对原作进行品赏的基础上,我对原文稿做了大幅度的压缩;此外,对原作字、词、句理解上不一致时,本人在压缩、整理过程中坚持了自己的意见。个人认为,这样整理后的赏析文章重点突出、语言精炼、理解准确、赏析兼备,更主要的是能手机展开,阅读方便。可以说虽算不上精品,但网上不会搜索到第二。希望能给热爱诗词文化的初学者提供点帮助,这便是我不辞辛苦,坚持整理的初衷。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