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一)
筠州當日中原韻,南鴻遠遞京華信。銜來綠萼苔枝潤,弄殘錦瑟風雷震。(這功勛)可比也麽哥,(這功勛)可比也麽哥,清音摩蕩縈千仞。
——[正宮•叨叨令
臨川涂鍵先生,雅耽北曲,尤推尊筠州周德清,以為其所倡“平分陰陽,入派三聲”理論,振聾發聵,余深以為然也。蓋北曲之要,首在音韻。音者,喉舌唇齒間之清濁是也;韻者,十九部中陰陽四聲是也。韻猶今日拼音中之韻母,分辨尙易;音則漢語拼音中之聲母,須分清濁,古人所謂“宮商角徵羽”是也。宮屬喉音,商乃齶音,角屬舌音,徵為齒音,羽則屬唇。此其大略,欲細辨別,須反復揣摩周挺齋之《中原音韻》、范善溱之《中州全韻》,以及王鵕之《音韻輯要》,始能得其三昧也。此固鄙見,質諸涂鍵先生,不知以為然否?
(二)
品題宮徵本來難,醉倚深紅淺黛間。檀板輕敲雲自蟠,韻珊珊。一半兒嚴妝一半兒袒。
——[仙呂•一半兒
散曲措辭,一般宜俗。然當行本色,在乎超脫,而非一味俚俗。余以為散曲是否當行,當視其能否注重“務頭”。周挺齋《中原音韻》附論“務頭”一卷,洋洋九千言,以為“要知某調某句某字是務頭,可施俊語於其上”;李笠翁則謂“凡一曲中最易動聽之處,是為務頭”(《閑情偶寄》);吳瞿庵別具慧心,曰:“務頭者,曲中平上去三音聯串之處也,如七字句,則第三第四第五之三字不可用同一之音”(《顧曲麈談》)。要之,“務頭”者,即陸平原《文賦》中所謂“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亦猶《紅樓夢》中林姑娘“但覺詞句警人,餘香滿口”之境也。涂鍵先生硏曲有年,深有所悟,當不以吾言為河漢也。
(三)
清新蕩逸沉雄,深幽曠遠朦朧,抗墜舒徐峭聳。笛音誰控,一襟長貯天風。
——[越調•天凈沙
元人樂府,以關、馬、鄭、白最擅盛名,其次則酸甜二齋,其餘如喬夢符、張小山、楊西庵等,皆本色當行。雖風格各異,而均具自家面目。涂鍵先生對北曲情有獨鍾,不惟創作數量驚人,且對曲論亦有精硏,其《答瀅瀅女士》十九函與《作曲藝術漫談》十一則,均有獨特解會。近與武寧徐兄人健,倡立江西散曲社,應者雲集,厥功甚偉。王國維曾在《宋元戲曲史》中慨嘆曰:“(元人之曲)能道人情,狀物態,詞采俊拔,而出乎自然,蓋古所未有,而後人所不能仿佛也!”因思建國以還,曲之一道,汩沒久矣,起衰繼絶,其在今乎?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願以此與涂鍵先生及散曲社諸子共勉,是為序。
乙未年仲夏,時維公歷二〇一五年七月二日,劍邑熊盛元於南昌靑山湖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