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2-8-5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六) 钱钟书先生之诗,遇三仄连用处,每尽量注意声调之变化,如“参差顾影曲屏旁”、“金乌下啄有潜虬”、“居然乐府唱刀环”等句,均以上去入三声错杂其间,诵之铿然,别饶顿挫抑扬之美。此外,钱先生律诗中,于出句不押韵处,亦多以上去入三声交互搭配,如《返牛津旧赁寓》云:“缁衣抖擞两京埃,又著庵钟挽梦回。聊以为家归亦寄,仍容作态客重来。当门夏木阴阴合,绕屋秋花缓缓开。借取小园宜小隐,兰成词赋谢无才。”其中“寄”为去声,“合”为入声,“隐”为上声。又如《燕谋以余久不作诗,寄诗督诱,奉报》诗云:“才退心粗我自知,烟消沤灭不成诗。分明眼底难寻处,渺莽江头欲拾时。枉与焚灰吞杜甫,苦将残锦乞丘迟。欣然搁笔无言说,稽首维摩是本师。”其中“处”为去声,“甫”为上声,“说”为入声。反观今人之诗,能注意此细微之处者,实所寥寥。恐若干年后,此调将成广陵散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