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读“宋时风”的春天
作者:月上西楼
满庭芳·立春
作者:宋时风
西岭萌花,东郊放蕊,江南一夜春临。
山青水秀,碧翠漫从今。
北野桃红杏嫩,蹊径外、岸柳垂金。
听阡陌,莺歌燕舞,归雁绕琼林。
人生知苦短,晓霜鬓染,晚露眉侵。
莫辜负,无边风月诗心。
羁旅红尘倦客,觅幽境、寓意千寻。
兰香里,不追昨梦,把酒寄瑶琴。
宋时风是好心情诗歌网站的3月古体诗歌月赛冠军。是位幽默,风趣的人。印象里科班出身的人逻辑性强,感性思维不怎么发达。但是此君不然。一支生花妙笔,当真是意趣盎然,把个春景写的活色生香,几次在编稿中融进此君春风得意中,于是进入其花园后地,寻幽探胜,不由不佩服。一个关心时政,趣味高雅的儒士从文字里跳出来,他是积极乐观的文笔讴歌自然,表现出男人立世的洒脱温热的风情,令人入沐春风。词曲的魅力呈现出昂扬,积极的一面来。
西岭萌花,东郊放蕊,江南一夜春临。
山青水秀,碧翠漫从今。
北野桃红杏嫩,蹊径外、岸柳垂金。
听阡陌,莺歌燕舞,归雁绕琼林。
词的开场采用木兰辞的手法“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种描写表现了一个“闹”字。而作者使用东西南北,几个排比句的铺叙,形成宽阔的境界,放眼四野,春意勃发,一个“闹春”也就如画铺展开来:西岭翠色点燃,花骨朵儿悄悄探出小脑袋,眺望东郊的迎春花儿,江南岸一夜春临,郁郁葱葱,抢人眼色。霎时间,近处花气袭人,远黛含春。最是北野喜人,桃红杏嫩;河岸旁,垂柳梳金;阡陌纵横,信步闲听,.....一个“听”字,由静态描写转入动态,一下带动起景物的鲜活,灵动,大自然那些飞鸟虫鱼的声音一一入了心情:黄莺儿婉啭,雏燕儿振翅,玉树琼林舒展怀抱迎接劳雁归来.....多么美丽的画卷,让读者的视听嗅觉从文字中享受了一道风景盛宴。
立春,万物滋生,希望从四野生发;立春,腐朽化作了生机。立春,死亡与诞生的临界线。所有经历垂危的生命只要闯过这个临界线,都将会抢回生的机会,然后死灰复燃,然后葳蕤一春对天地的依恋;立春,乾坤换新彩,蓝图展开,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无论成败都将去经历个人的奋斗里程。
人生知苦短,晓霜鬓染,晚露眉侵。
莫辜负,无边风月诗心。
羁旅红尘倦客,觅幽境、寓意千寻。
兰香里,不追昨梦,把酒寄瑶琴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作者的文笔进入了思想和情感的倾泻。
人过不惑之年,该经历的沉淀成丰富的记忆,多了几条皱纹,少了些许彷徨,风月雪花中平添淡定和从容;人到中年好比一壶陈年的酒,文情里散发浓郁的智慧的香醇;人到中年好比是一棵大树,树荫下有高堂稚子;中年是拉车爬坡的牛,累,被误解鞭打,曲解,怨恨;前途有不可知的偶然,不知祸福....
当真是“羁旅红尘倦客”一把辛酸泪,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有人在困难面前咒骂,退却,破罐子破摔;有人逆水行舟,仍然轻吟浅唱,“莫辜负,无边风月诗心。”这应是文人雅士的境界了。没有这份才情,也不可能有那份风月诗心。没有成功的基础也不能“觅幽境,寓意千寻”。在红尘事不堪言的苦涩中,作者笔锋一转“兰香里,不追昨梦,”这是佛家禅境“放下”。放下往日的辉煌或悲戚,恩怨或痴迷。这“放下”不是不问世事,男人立世有担当,才叫男人。这是智慧,从岁月和历练中得来的财富;这“放下”是寻圆融的心境,是为了能沉着淡定地应付现实的不可知而“把酒寄瑶琴。”
填词不像其他的文体自由,限制了字数长短音律。在有限的篇幅内,表达无限的意境,需要字字锤炼,几个字就可能融进了作者风波四起的人生。
这阙词气韵流畅,字字玉润。宛如一串在作者手心里捂热了的珠子。观之赏心悦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