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玉虎,湖北黄梅人,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中学高级教师,黄梅县原教委副主任,主任科员。系中国楹联学会、黄冈市诗词学会会员,曾任湖北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黄梅县诗词学会常务理事,黄梅县楹联学会会长,《联苑》报主编;被中华诗词文化研究院和华夏诗联书画院分别聘为研究员与高级研究员。作品散见于《对联•民间对联故事》《华夏诗联书画》《中国楹联报》《荆楚对联》《湖北日报》《黄冈日报》等报刊,有诗词楹联获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宣部宣教局与党建杂志社征文一至三等奖与优秀创作奖。被省楹联学会授予“荆楚联坛精英””湖北省联坛耆宿”荣誉称号。已出版《哀思寄情》《三余拾趣话楹联》《西园斋吟草》等8本诗联集。香港诗词学会论坛【四海论诗】区特邀顾问。
略阳灵岩寺 作者:任仕铭 宝刹隐冥空,登临兴莫穷。 梵音来袅袅,嘉水去泷泷。 郙阁珍三颂,毗庐香二棕。 洞府红尘外,路与白云通。 【评】此首游览之诗,旨在抓住略阳灵岩寺的特点来描写,以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灵岩寺。其作法重在“隐冥空”三字。首联从“隐冥空”三字着笔,交待了寺依两大自然溶洞而建的位置特点,故引起了游人的浓厚兴趣。再往前行,隐约听到袅袅的梵音和泷泷的嘉陵江的流水声,以承首句而写寺的周围环境特点,于是颔联出。颈联转入视觉所见:看到了被列为现存于世的东汉珍品:与陕西汉中的《石门颂》、甘肃成县的《西狭颂》并称为“汉三颂”的《郙阁颂》崖摩石刻,以及直立于毗卢佛前被誉为二柱香的两株古棕。末联则以“路与白云通”加深对“隐冥空”的描述。但“洞府红尘外”句失粘,是否可改为“回眸洞府外”,或“惊看洞府外”。
立春 作者:君子赏兰 复来春意立枝头,不觉心中诗语游。 竟比春风春雨切,红嫣白粉快浓稠。 【评】立春,立,始也,立春即开始进入春季。此时寒冬之气象仍十分明显,不像春暖花开之时。所以,立春时的景象难以把握,难以描写。但本诗却另辟途径,从“春意”着笔,表达自己期待春花烂漫的急切心情。首句“复来春意立枝头”,是化“沿河看柳”之谚而来的。言我再次游览时看到柳吐绿苞,“春意”盎然之景在心中浮现出来,故赞美春天的诗语也在心中浮现。什么诗语?第三第四句作了回答:我急切地盼望春风春雨复苏万象,催放百花,使姹紫嫣红的景象早日出现。纵观全诗,用语清新,造句独特,不失一首写立春的好诗。但感觉“诗语游”读来有些别扭。“游”字可否斟酌一下。 冬赏百脉泉(平水韵) 作者:四面八方 丽日思情亲百脉,平湖偌大未人烟。 鸭群结对遥相望,舟子孤身近木然。 西岸聊聊闻喜鹊,东堤簇簇瞩龙泉。 若临滚墨雷声动,只盼牛来透雨涟。 【评】此诗铺叙冬日百脉泉之景况:首联即点题,交待所游之时与所游之地。以“丽日”“未人烟”切“冬”,以“百脉”“平湖”切“百脉泉”,以“思情”与“亲”切“赏”。颔联写所见的相望鸭群与所感的木然舟子,以承“未人烟”;颈联转述所闻的“聊聊”相鸣之喜鹊与所见的“簇簇”相喷之龙泉,是对“未人烟”的扩展。中间两联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相谐。末联写所期:因冬季水量不足,墨泉难以发出滾雷之声,只好等牛年的雨季再来欣赏。尾联末句“牛来”所指欠明,笔者权作“牛年到来”解。
恨春迟•无题 作者:潘静元 雾接云涛烟笼水,寒岁里、何处清英。细数俗尘中,一树玲珑秀,冷香蕊尖生。 风扯银纱多飘逸,戏瑞叶、拥满闲庭。几瓣轻柔入砚,凝目寻踪,枯枝微透新荣。 【评】凡标作无题的诗词,在写法上都以事点缀,融情入境。本词亦然,上阕首句用雾、云涛、烟水等点缀景象,以接与笼两动词连之,营造出云雾茫茫的气势。第二句用寒岁、清英点出隆冬之时令,用“何处”设问,引出后三句。后三句则以玲珑秀、冷香、蕊尖生点缀出梅花凌寒傲放的美景。“细数俗尘”四字,表达了词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下片首句的风,应指春风,前两句以风扯银纱,戏瑞叶、闲庭等词藻,点缀春风戏叶的景象,后三句用轻柔、寻踪、微透新荣等清新欢快词语,点缀出春意已上枯枝的喜悦。可见,通过清雅幽娴的词藻,勾勒出“冷香蕊尖生”和“枯枝微透新荣”两幅画卷,是本词的突出特点。“冷香蕊尖生”有点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