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11|回复: 30

[佳作转载] 刘熙载《艺概》的词品说

[复制链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4-21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熙载《艺概》的词品说
《艺概 · 词 曲概 》探讨了创作与评论中的不少理论问题 , 其中最重要的、 具有基本原理价值的是词品说 , 在词学史上有首创性。
一、品词的重要性
所谓词品说就是有关品评词的基本理论, 即从理论高度阐述品评词的一些基本原理。品评包括鉴赏和评论。 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作家在品评基础上分等级, 属于文学品评的具体操作, 只是在《序》中阐明了一些诗学观念。《词曲概》并未如《诗品》那样明确地把词家分成几品, 并不把品评的 实际操作和理论阐述分别进行, 而是着眼于品评的标准与过程 ; 即以明确自觉的品评原则去鉴赏、 评论词作, 把阐述理论和 品评作品结合起来 , 由此阐发其自具特色的词论创见 。
刘熙载认为品词很重要:
余谓论词莫先于品 。
何谓品? 刘 氏之品不同于钟嵘之品 。 品词 , 必先把握词的本质属性。《词 曲概》开宗明义指出词 既和乐曲有先天性联系 , 又是语言 艺术 :
故词 , 声学 也 。
词也者 , 言 有尽而音意无穷 也 。
自有诗余、 词余之说 , 人们眼里总把词 曲放在从属性地位 , 而不重 视它们各 自具有的 艺术特性 。 《艺概 》给词下了定 义 : “ 声学 ” , “ 言有尽而 音意 无穷” , 其见解 自有超越前人之 处 。 《艺概》的理论 构架有其明 确的层 次性 . 诗词 同属 韵文学 , 诗先、 词后 , 它 们在语 言艺术中属 于同一层次 , 都具 有“ 心学 ” 的本质 . 在《诗概》中已作详论 . 在 “ 心学” 的前提 下 , 《词 曲概 》进而提出“ 声学 ” , 这是就词有别于文学 的其它体裁而 言 . “ 声学” 的提出又是从文学起源追 溯的 。 《词 曲概》说 : “ 乐歌 , 古以 诗 , 近代以词。 洲声学 ” 的理论概括从文学发展史的观 念剔除了“ 诗余” 的误说 ,恰 当地阐 明 了词的本质 . 刘氏综合词 兼备声学和 诗学的特 征后 提出 : “ 言有尽而 音意无穷 . ” 钟嵘《诗品 · 序》提出“ 文 已尽而 意有 余” , 发挥了“ 赋 比兴 ” 说 , 为后 世论家所 习用。 刘 氏进而 提出“ 音意 无 穷” , 正 是在 比较诗词的同 异后 突出了词的本质属性 。 一字 之差 , 理论价值迥异。
所谓品 词就是 要在把握言 的基础上进而把握其音意 无穷的内蕴 . 这 种把握是 整体性的 、 多 层次的把握。 刘 氏有关“ 言有尽而音意无穷” 的词学观 同历代词 论、 清代词 论有显著的不 同 . 重 视音律是历 代词论和诗论的显著 区别 。 然而词人 , 尤其是名家作词 , 有精于音律 , 格守 音律的 , 也有不为音律所拘, 自由运 用词 这种文学样式杨 述情怀的 。 李清照在北 宋末年写了一篇很 有名 的词论《论词 》 , 明确提出词“乃 知别是一家 , 知之者少 ” 。 这是针对 当时一些很有影响 的名家作 词不 讲究音律而提出的 , 对 后世 影响很大 。 以北宋词坛创 作而言 , 与此相关的在 词的内容风格 上亦有委婉或豪放的 区别 . 至于 南宋 以后 词调逐 渐亡佚 , 词成为纯粹的文学 样式 , 对音律就 不 怎么 讲究了。 于是 , 词论史上就有所谓正宗与别格 、 婉约 与豪放 之争论 。 刘 氏超 越词论史上正 宗别格 、 婉约豪放的 争论 , 从文学基本原理的高度给词作出恰当的定义 , 无疑是有 创见 的 . 不 仅 如此 , 刘 氏之论对 清代词论 的风 气有发 聋振破 、 一清耳 目的功效 . 有清一代词的创作极盛 , 在 词 史上号称中兴 , 词人 之众 , 词集之多 , 超过了 前代总和 。 在创作繁荣的基础上 形成 流派 , 这是 正 常现象 , 也是推进创作的有利气候 。 然而 , 清代人 把流派 等同 于门户 , 论词时门 户之见很深 , 这 都是封建门阀观念在文学 上的反映 。 门户之见对理论的发展 显然是有 害的 。 刘 熙载不为 清代 词论的浙 派、常州派 的门户之见 所囿 , 明确提出“ 词也者 , 言有尽 而音意无穷” 的艺术标准 , 既兼 顾了词的音乐和 文词两方 面的特质 , 从根本的理论观念上 解决了诗和词 之间的异同关 系 , 为 解 决词论史 上正 宗 、 别格之争 , 婉约 、 豪放之 辨 , 为解 决清代词 论中的门户之 见 奠定了理论基础 ; 并进而强调 品词的重要性 , 开拓 了理论视野 , 为深 入 全面地 品评 历 代词作 , 为 词 学理 论的增强 力度打开了通道。
二 、 品词的标准与等级
《词 曲概》从“ 言有尽 而 音意 无穷 ” 的基 本观念 出 发 阐述 了品 词的 标准 和 划 分 了词 品 的等 级 。 针对 传统词论 之偏重音律、 轩侄正 宗别格 和清代词论的门户之见 , 刘 氏品 词强 调整体观念 :
盖 词有全体 , 宜无失其全 ; 词有 内蕴 , 宜无失其蕴 。
词之为物 , 色 香味宜无 所不具 。
结 合《词 曲概 》中对 历 代词 作的品 评 , 可以看 出刘氏上 述品 词标准 的具体内涵 为 :
第一 , 以创造意境为艺术指 归
《词 曲概 》中 紧接上 述品词标准指 出 :
司空表圣 云 : “ 梅止 于酸 , 盐止 于 咸 , 而 美在酸咸之 外 。 ” 严沧 浪云 : “ 妙处透 彻 玲珑 , 不 可凑 泊 , 如水 中之 月, 镜中之 象。 ” 此 皆论诗也 . 词亦 以 得此境为超诣 。
司空图 、 严羽所论正是诗论中意境说的 主要观点 。 刘 氏以此作为词所追 求的艺术指归 , 足见 以意 境说为品词的 首要标准 。 刘 氏 自己概括的“ 无失其内蕴 ” , “ 色香味宜 无所不具 片 , 都是意境创 造的具体标准 。 清代诗论因王士祯“ 神韵” 说 , 翁方纲“肌理” 说 , 沈德潜“ 格调” 说 , 袁枚“ 性 灵 ” 说盛行 , 加之唐宋诗派之争消长起伏 , 致使传统的 , 最具 民族特色 的意境说一度消歇 . 刘 氏重视意 境说 , 如《诗概》 : “ 太白诗境 ” 、 “ 诗不出此四境” 等 。 《词曲概 》精选司空图诗论 、 严羽《抢浪诗话 》 阐述意 境的代表性语句 , 指出诗词均以意境创造为超越一般作品的上乘造诣 , 在全面承传诗学 精华方面可谓独具慧眼 。
第二 , 艺术风 格多样化
刘 氏 自觉地批判了 历代词 论中有关正 宗别 格 的观点 , 甚至作 出明确 的翻 案判语 。 《词曲 概》中说 :
太 白《忆秦峨》 , 声情悲壮 , 晚唐、 五代 , 惟趋婉丽 , 至 东坡始能复古 。 后世论词者 , 或转 以东坡为变调 , 不知晚唐、 五代乃变调也。
“ 变调 ” 说即指 “ 别格” 论 . 刘 氏把正变观翻过来 ,正是否定传统的正 宗、 别格论 . 然而 , 刘氏并无轩轻正 、 变的意思 。 品评文天祥词风 时曾明确阐述传统词论中正宗、 别格论和褒正贬变说不利 于风 格多样化 。 刘氏在澄清品评词风 的理论障碍后 , 对历代词家的风格通过内在 比较作出了全 面而深细的品评 。 如 :
宋子京词是宋初 体 , 张子野始 创瘦硬之体 , 虽以佳句互相 称美 , 其实趣尚不同。
东坡词颇似老杜诗……若其豪放之致 , 则时与太 白为近 。
叔原贵异 , 方回赌逸 , 省卿细贴 , 少游清远 。 四家词趣各别 , 惟尚婉则同耳 。
白石才子之词 , 稼轩豪杰之词 。
刘 氏在品评具体词作风格的基础上进而品评词作的流派 :
诗有西江、 西昆两派 , 惟词亦 然。
《词曲概 》中对不同 风格的词作 、 词家的深细 品评 , 内容很丰富 。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刘氏对《花间词》中不同词家风格的辨别 . 传统词论以花 间为正宗 , 是以《花间集》为艳科 、 婉约 、 绮怨的 标准 . 刘 氏独 独举出《花间集》中韦庄和温飞卿相 比较 :
温飞卿词精 妙绝人 , 然类不 出乎绮怨 。 韦端己…… 词 , 留连光景 , 佣 怅 自怜 , 盖亦易飘 肠于风雨者 。 若第论其吐属之美 , 又何加焉
对韦词 品评识见之高 , 足以驳正 传统词论。
第三 , 技法服从于艺法
《词 曲概》提出 :
词有全体……
刘氏所说“ 全体” , 包括词 的音乐 、 文词 、 内容 、 形 式等由表及里 , 由部分到全体构成的总 体风 貌 。 `词曲概》品词重视意境和 风格 , 并不意味着忽视词 的具体技法 , 而是 以一 定的篇幅论 述了 词的音律 、 用韵 、 布局 、 练句练字等等技法间题 . 有关技法的论述 中贯穿着一个理论原则 : 技法服从 于 艺法 . 这正是品词 标准 中整体观念的表现 。 如论述词之布局时说 :
词之妙全在衬跌 。 如 文文山《满江 红和 王夫人 》云 : “ 世态 便如 翻覆雨 , 妾 身元是分 明 月 。 ” 《酷江月和友人释中言别 》云 : “ 镜里朱颜都变尽 , 只有丹心难灭 。 ” 每二句若非上句 , 则 下句之声情不出矣 。
论诗技法讲究“ 诗眼” , 论词 也讲究“ 词眼 ” . 而刘氏认为“ 词眼 ” 必须有整体作用 , 不能拘泥于一 字一 句 :
词眼二 字 , 见陆辅之《词 旨》. …… 余谓眼乃神光所聚 , 故有通体之 眼 , 有数句 之眼, 前 前后后 无不待眼光照 映 。 若舍章法而专求字句 , 纵争奇鼓巧 , 岂能开 阂变化 , 一 动万 随耶?
此外 , 关于
…… 相摩相荡 , 如奇正 、 空实 、 抑 扬 、 开 合 、 工 易 、 宽紧… …
一转一深 , 一深一妙……
空 中荡漾 ……
词 中用事 , 贵无事障。
词淡语 要有味 , 壮语要有韵 , 秀语要有骨 。
这类技法的论述 既切合词的体式 , 又着眼于服从艺术性 的要求 ,而不拘 泥于枝枝节节 。 刘氏对 片面讲究技法 着意批驳 :
描头画角 , 是词之 低品。
刘氏的技 法观出于他 对 自然美的艺术好 尚 :
古 乐府中至语 , 本 只是常语 , 一经道 出 , 便成独得 . 词得此意 , 则极炼如不炼 , 出 色而本 色 , 人 籁悉归天籁 矣。
以色论之, 有借色, 有真色。 借色每为俗 情所艳 , 不知 必先得借色洗尽 , 而后真色见也 。
《词曲概 》阐述品词标准的同时 , 对历代词家分了品第 . 其总观念是以李 白词为词 体定 型期 的开 山祖。 以 李 白词为正 宗 , 以苏辛豪放派为直承李 白的正调 , 以“ 晚唐 、 五代乃 变调 ” , 由此确 立词史基干 , 再次第各家 , 这就是刘 氏词品 的等级观。 他说 :
词品 喻诸诗 , 东坡 、 稼轩 , 李 、 杜 也 ; 省 卿 , 香 山也 ; 梦窗 , 义 山也 ; 白石 、 玉 田 ,大历十子 也 。 其有似韦苏州者 , 张子野当之 。
刘 氏对苏 、 辛词 大力推崇 :
东坡词颇似老杜诗 , 以其 无意 不可入 , 无事 不可言也 。
东坡词具神仙 出世之 姿 。 稼轩词龙腾虎掷 , 任古书 中理语 、 瘦语 , 一 经运用 , 便得风流 , 天姿是 何 经异 !
苏 、 辛 皆至情至性人 , 故其词 潇洒卓荤 。
刘 氏对 历代词论评价甚高的周邦彦 、史 达 祖的评 价却不高 :
周美成律最精审 , 史 邦卿句最警炼 , 然未得 为君子 之 词者 , 周 旨荡而 史意 贪也 。
这类词 品观 同前 人大 异其 趣 。对宋 以 下词亦有 品 第 , 如 评元好 问词 为 :
集两宋之大成……
刘 氏词 品说的等级观有一标 准 , 即重 视“堂庑” , 对婉约 派 品第不高就在 于认为该派 词作缺 乏“堂庑” :
五代小词 , 虽 小却好 , 虽好却 小 , 盖所谓“儿女情多 , 风 云气少” 也 。
强调“ 风云气” , 正 是一反词 为艳科的传统词论观 , 很有见地 。 《艺概》词 品说是史论 评相结 合的 词论体系 , 可谓 前无古人 。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21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词品说就是有关品评词的基本理论, 即从理论高度阐述品评词的一些基本原理。品评包括鉴赏和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21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艺概》的理论 构架有其明 确的层 次性 . 诗词 同属 韵文学 , 诗先、 词后 , 它 们在语 言艺术中属 于同一层次 , 都具 有“ 心学 ” 的本质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21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诗概》中已作详论 . 在 “ 心学” 的前提 下 , 《词 曲概 》进而提出“ 声学 ” , 这是就词有别于文学 的其它体裁而 言 . “ 声学” 的提出又是从文学起源追 溯的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21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刘 氏进而 提出“ 音意 无 穷” , 正 是在 比较诗词的同 异后 突出了词的本质属性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21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品 词就是 要在把握言 的基础上进而把握其音意 无穷的内蕴 . 这 种把握是 整体性的 、 多 层次的把握。 刘 氏有关“ 言有尽而音意无穷” 的词学观 同历代词 论、 清代词 论有显著的不 同 . 重 视音律是历 代词论和诗论的显著 区别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21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 , 以创造意境为艺术指 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21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刘 氏以此作为词所追 求的艺术指归 , 足见 以意 境说为品词的 首要标准 。 刘 氏 自己概括的“ 无失其内蕴 ” , “ 色香味宜 无所不具 片 , 都是意境创 造的具体标准 。 清代诗论因王士祯“ 神韵” 说 , 翁方纲“肌理” 说 , 沈德潜“ 格调” 说 , 袁枚“ 性 灵 ” 说盛行 , 加之唐宋诗派之争消长起伏 , 致使传统的 , 最具 民族特色 的意境说一度消歇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21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 , 艺术风 格多样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21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 变调 ” 说即指 “ 别格” 论 . 刘 氏把正变观翻过来 ,正是否定传统的正 宗、 别格论 . 然而 , 刘氏并无轩轻正 、 变的意思 。 品评文天祥词风 时曾明确阐述传统词论中正宗、 别格论和褒正贬变说不利 于风 格多样化 。 刘氏在澄清品评词风 的理论障碍后 , 对历代词家的风格通过内在 比较作出了全 面而深细的品评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4 01: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