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3|回复: 15

[作品赏析] 评诗一组

[复制链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18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观樱桃花杏花即景
悄开一树鸟声融,屋后门前径外丛。
更有多情春夜雨,纷纷翻著杏花红。
   【评】王夫之在《相宗络索》中提出“即景会心”的观点。“即景”是诗人面对眼前客观事物的表象进行观察。“会心”是一种不需要进行逻辑的推理过程,径直地、刹那间地把握事物本质的心理活动。以此来审视此作,起、承、结句是看到的景物表象直观呈现在作者笔下,这是“即景”。而“悄”、“融”、“翻著”以及借助联想的“多情”则是桃杏花开所引起的作者内心的情感体验(春的生机所引发的欢欣),这是“会心”。不足之处在于承句,对于景物地点的交代过于繁琐,失去了诗语所应具有的更丰富的表现力。
庚子年遇疫情于立春日
春风拂处涌春潮,鸟逐声声掩绿条。
才喜初开随意颤,又惊未放与心聊。
齐阶月季丛双立,绿野菜花坡漫摇。
不叫疫情如鬼影,同携淑气纵云霄。
   【评】王夫之在《诗译》中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天情物理,可哀而可乐,用之无穷,流而不滞;穷且滞者不知尔。”当心与物相谐时,则“流而不滞”;当心与物不相谐时,则“穷且滞”。此作的“滞”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情生景”,就是作者刻意去选择外在景物来传达内心情感,不是目之所及的景物与自己内心直接相谐的体验,因而“声声掩绿条”、“随意颤”、“与心聊”、“丛双立”、“坡漫摇”在诗语上是“滞”;二是疫情在心理情感上投射的“滞”,立春的景色所引起作者内心的情感是由“喜”转“惊”的哀怨,因而有“不叫疫情如鬼影,同携淑气纵云霄”的希冀。
                          新荷叶·暮春
    暮罩重峦,瑶池月挂山巅。摇曳荷尖,忽来野鸭中天。朦胧影醉,客留住、不尽情缠。渔歌萤火,随波逐浪天边。
    碧玉珠盘,一尘不染心牵。别苑乡风,寂寥清月情迁。纵横阡陌,飞花絮、拂柳翩跹。人生如梦,几疑天上临仙。
   【评】此作依黄裳同调《落日衔山》而填。时间是暮春,地点是别苑,情境是月下的清寥而生如梦般的“情缠”。上下两片情境有所递进。上片写月挂山巅,荷尖、野鸭、渔歌、萤火、水波在月下形成的“朦胧影”,重意态不重形态,抒客因“情缠”而欲“留住”。下片写月迁,月越阡陌、拂花絮,上下片呈时空变化,可见客耽情已久,其中隐含因暮春而生些许“人生如梦”之落寞,以致疑为“天上临仙”,虽为当下情绪,实乃融年华之感喟。细品词作,就婉词而言似白石之清雅词风,景、情、境相谐融合,除少数情感显词之外,大多景语即情语,用语清雅,不染纤尘。
燕春台·追春
    北往南来,筑巢旧舍,冬寒褪尽春随。逐浪凌波,盎然绿意芳菲。一声平地春雷。落红残、愿与心违。青山含黛,云烟入梦,蜂蝶情迷。
    怡红别苑,凤舞龙祥,粉墙画栋,劈径传媒。星星点缀,风花雪月为谁。处处风光,醉逍遥、雅曲楼台。独徘徊。笺笔滋润色,且把春回。
   【评】词作依正体张子野《丽日千门》而填。题名为“追春”,意即怀春,因春已逝。怀春亦有追怀逝去的青春,故尾处有“笺笔滋润色,且把春回”句显题意。如何“追春”?上阕从时间上来平展春临、春深、暮春、临夏的节候春景,属于镜头的顺时扫描,表现的是自然春景。下阕立足于“雅曲楼台,怡红别苑”的人世“春”景,是追念年轻时的“醉逍遥”的生活。“劈径传媒”之词,似有别意,“劈径”应是另辟蹊径之意,“传媒”意指玩乐,此句应是变着法地玩乐之意。“处处风光”意指到处玩乐,看来作者年轻时很会玩。“风花雪月为谁?”当然是年轻时的风雅了。“独徘徊”与“醉逍遥”今昔往日对举形成情绪的反差,时间留不住“春”,只有笔墨留“春”了。纵观全词,很有层次感,情意表达上下相衔,且有加深。从内容题材及风格上来看,与柳永词相近。另“台”属第五部。
报 春
云遮日影罩轻纱,细雨如丝汇水洼。
闲里不知春已至,抬头浅绿满枝桠。
   【评】北宋刘攽《中山诗话》里就说:“诗以意为主,文词次之。或意深义高,虽文词平易,自始奇作。” 苏东坡亦有“发纤于简古, 寄至味于淡泊”的审美主张。以此品读,此作正是“至味淡泊”而“文词平易”的审美特点。风格宛似欧苏或南宋诸家之闲情小诗。云遮日影、雨雾轻纱、浅绿疏枝正是临春水墨般景致。不用显词来传达情意,目之所及,心之所触,乃“景生情”也。随吟而成,用语清淡,外腴而中膏,春悄来时的惊喜之情已入景语之中。转句改为“不觉闲时春已至”似更有意味妥。“知”含有意为之,侧重理性上的认知,“觉”是侧重感性上的直觉。
江南春·春柳
    姿窈窕,影婆娑。柔风吹柳岸,绦叶荡清波。纤腰撩乱春江水,漪起相思犹几多?
    【评】“江南春”为北宋寇准所创小令,三十字,六句三平韵,音调谐婉,有江南小调风格。
    咏物言情之作,重物象的形意。词作对细柳的形态刻画极为细致。“窈窕”、“婆娑”两个连绵词写尽细柳的姿态。“柔风”着“吹”字、“清波”着“涤荡”字,尽显江岸细柳在轻风绿水间的动态感。同时在物象的摹形写态中融入诗人的情意,柳丝缭乱的是春水,更是诗人的“相思”之情,柳丝的缠绵即是诗人相思的缠绵,词作在声律音调上也显的缠绵婉致。若把“吹”字改为“缠”字岂不更好?
菩萨蛮·春兴
     春风丽日球村戏,生灵万物来情意。集市闹洋洋,村姑提菜筐。
     桃红胭酯露,杏李芬芳吐。柳絮漫天飘,穿梭飞鸟高。
   【评】经检测,此作依李白的《平林漠漠烟如织》同调词而填,“胭酯”应是“胭脂”,改“脂”为“酯”,义不同而又非通假,虽合律实不可取。此作表现的是春天时生灵万物的“情意”及诗人的“兴”。上片侧重写“球村”集市的热闹场景。一二句为起势,总提。“集市闹洋洋”是大场景的渲染,“村姑提菜筐”是局部镜头的捕捉,很有生活气息及现场感。下片通过自然景色来衬托欢快之情,内容上与一二句相衔接,互为关联而完整。全词实则是一个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情节、有环境的叙事作品,具有以文为词的特点。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18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清灵俊逸,洗练得味,景情互替,韵味浓郁。赏读,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18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风韵俊朗,寄意深厚,凝练传神,风骨可见,劲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18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意象生动,切题入味;蕴藉含蓄,余韵耐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18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婉转!格调清雅!文笔细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18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思敏捷,清新别致,味纯韵美,拜读佳作,感佩才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18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漱玉清丽!着笔轻盈!通达晓畅!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18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婉转!格调清雅!文笔细腻!您纯熟的诗笔令后来者望尘莫及!欣赏学习并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18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思敏捷,清新别致,味纯韵美,拜读佳作,感佩才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18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触细腻,自然清新,笔法灵动,鲜活入味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4 05: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