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0|回复: 21

[佳作转载] 《冷斋夜话》与江西诗派

[复制链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10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扬之水 于 2020-3-10 15:25 编辑

《冷斋夜话》与江西诗派
        摘要:北宋诗僧惠洪的诗话著作《冷斋夜话》以句法探讨为中心,完整地记录了江西诗派重要的诗歌理论之一“夺胎换骨”,还有对句法、用事琢句法、影略句、句中眼等一系列句法的深入探讨和辨析,提出造语求新出奇,诗忌深刻 等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讲,《冷斋夜话》为江西诗派作了一次理论上的总结,可视为江西诗派的诗话著作。同时这一诗话又提出若干不同于江西诗派的诗学观点,体现了惠洪作为诗僧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观照。
  关键词:惠洪;《冷斋夜话》;江西诗派
宋代诗僧多具有浓厚的士大夫气息,他们干谒权 贵,论议时政,交游名士,放浪形骸,多数诗僧“以文章接才子,以禅理说高人”。文人士大夫则由于他们 的工诗擅文,悠扬风雅,纵情适意,儒释兼修而乐与之 交往,可谓“方外求知性,诗中得赏音”,共同的需 要演绎着儒释交流融合的多彩篇章。北宋诗僧惠洪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以其出众的才华和广泛的交游而声名大 噪。惠洪与江西诗派的关系密切,他虽然没有被列入 《江西诗社宗派图》,只是方回在扩大了的江西诗派中 将其纳入,《桐江续集》卷三三《恢大山西山小稿序》云:“宋苏、梅、欧、苏、王介甫、黄、陈、晁、张、 僧道潜、觉范(惠洪),以至南渡吕居仁、陈去非⋯⋯亦老杜之派也。”莫砺锋先生、陈永正先生等均以为惠 洪受江西诗派较深的影响。惠洪与黄庭坚、韩驹、谢 逸、善权、徐俯等人都有不俗之交情,并有诗歌唱和,而且他作诗讲求句法,师法山谷,特别是其《冷斋夜 话》某种程度上可视为江西诗派的诗话,今就此作一论 述。
一、诗 法
       惠洪与山谷有较深的源渊,曾随他学诗,山谷《赠 惠洪》云:“数面欣羊胛,论诗喜雉膏。”任渊注曰: “上句言每见辄移,顷久而益亲。下句言得诗之膏腴。”叶梦得云:“惠洪传黄鲁直法,亦有可喜。”王锡九先生评惠洪诗作《题李愬画像》时 说:“诗的章法严谨,层次分明,气势遒劲,雄健挺拔,与黄庭坚的七古神似。”可知惠洪与山谷的 渊源。其诗话著作《冷斋夜话》则比较完整系统地体现了惠洪对江西诗派诗学理论的继承。此诗话谈论诗法以 句法为中心,黄庭坚讲求句法,其诗文中屡有论述,惠 洪《冷斋夜话》自始至终也贯穿了以句法为中心的思 想。   
       具体说来,江西诗派重要的理论之一“夺胎换骨” 首次完整地出现在这一诗话首卷。当然在《冷斋夜话》 成书之前的《王直方诗话》,其中也有“夺胎换骨”条,只是举例说明,语焉不详。《冷斋夜话》“换骨夺 胎法”的记载,除了论述“夺胎法”时所举顾况、荆 公、乐天、东坡诗例和“换骨法”所举山谷诗例与《王直方诗话》一致外(个别字句有所不同),其余皆不同。《王直方诗话》对“夺胎换骨”的概念、意义 只字未提,而《冷斋夜话》却有所交待,“山谷云: ‘诗意无穷,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 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这句话说明了“夺胎换骨”法的起因,也是作用,即以此法来弥补有限之才 追求诗意无穷,不得其工之弊。随后对“夺胎换骨”之 法的概念作了界定:“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 法;规模其意形容之,谓之夺胎法。”这个界定虽不甚明了,但比《王直方诗话》中没有这个定义要略 显丰满,故“夺胎换骨”之说虽早在《王直方诗话》中 出现,但第一次完整地记载却是《冷斋夜话》。台湾学 者张高评说:“‘夺胎换骨’自《冷斋夜话》记载后,术语既传、用之既广、行之又久,于是语意变迁,有与 ‘点铁成金’相混,而指善师前人之辞者,自然与山谷‘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原意相出入。”虽然在传播与接受的过程中已偏离本义,但这种误传误用促使诗论、诗法探讨的活跃深入以及诗歌创作技巧的 丰富多样,则是无庸质疑的。
       就“夺胎换骨”之法出自黄庭坚,南宋人吴曾就曾 表示怀疑,他说:“予尝以觉范不学,故每为妄语。且 山谷作诗,所谓‘一洗万古凡马空’,岂肯教人以蹈袭为事乎?”当然细究起来,这种作诗之法前人早 已躬行之,宣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杜甫,主张“惟 陈言务去”的韩愈,句律精工的王安石等人不自觉地运 用此法,只不过没有一个明确的理论标识而已,而公开标举者,则是《冷斋夜话》中记载的黄庭坚以及其它诗 话中拥护的江西诸诗人。   
      《冷斋夜话》中还谈到对句法、用事琢句法、影略 句。卷四“王荆公东坡诗之妙”云:“对句法,诗人穷 尽其变,不过以事、以意、以出处具备谓之妙。”卷四“诗言其用不言其名”条云:“用事琢句,妙在言其 用,不言其名耳。此法唯荆公、东坡、山谷三老知之。 荆公曰:‘含风鸭绿鳞鳞起,弄日鹅黄袅袅垂。’此言 水柳之用,而不言水柳之名也。东坡《别子由》诗:‘犹胜相逢不相识,形容变尽语音存。’此用事而不言其名也。山谷曰:‘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 书。’⋯⋯然句中‘眼’者,世尤不能解。”关于作诗 言其用不言其名,卷四“棋隐语”条也是。不直截了当 地道出事物的名称,而言所咏事物的性质、状态,有意造成一定的距离感,则有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味道。 面对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如何写出新意和美感,化熟 悉为陌生,化通俗为典雅,则是宋代诗人努力追求的方向,而用事琢句之法,可以说是宋人选择的一条比较可行的方法。卷六“比物以意而不指言某物谓之象外句” 条谈论的同样是琢句法:“唐僧多佳句,其琢句法比物 以意,而不指言某物,谓之象外句。如无可上人诗曰:‘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是以落叶比雨声也。又曰:‘微旸下乔木,远烧入秋山。’是以微旸比远烧 也。”卷四“贾岛诗”条:“贾岛诗有影略句,韩退之 喜之。”虽然唐人已注意到句法问题,但是对句法深入 地探讨分析,归纳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并以严肃的态度和诚挚的热情不厌其烦地传授和自觉地运用这种理 论的却是宋人,特别是江西诗派和他们的追随者,对此 情有独钟。   
       惠洪《冷斋夜话》用较多的篇幅探讨了句法,主要 有夺胎换骨法、对句法、用事琢句法、影略句法等,以上谈论的几种句法主要是在理论层面,具体到实践方面,惠洪也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办法,如恰当使用方言、 俗语可以造成句法的刚健有力。卷四“诗用方言”云: “句法欲老健有英气,当间用方俗言为妙。如奇男子行人群中,自然有颖脱不可干之韵。老杜《八仙诗》,序李太白曰:‘天子呼来不上船’,‘船’,方俗言也, 所谓襟纽是也⋯⋯。”卷一“诗用方言”:“诗人多用 方言,南人谓象牙为白暗,犀为黑暗,故老杜诗曰:‘黑暗通蛮货。’又谓睡美为黑甜,谓饮酒为软饱,故 东坡诗曰:‘三杯软饱罢,一枕黑甜余。’”惠洪本人 在创作实践中也喜用方言俗语,《诗人玉屑》引《雪浪斋日记》云:“洪觉范诗云:‘已收一霎挂龙雨,忽起千岩 攧鹞风。’‘挂龙’对‘攧鹞’,皆方言,古今人未尝 道。又云‘丽句妙于天下白,高才俊似海东青’。又云:‘文如水行川,气如春在花。’皆奇句也。”江西诗派主张诗歌瘦硬的力度之美,惠洪也是心领神会,从理论到实践躬自蹈之。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惠洪谈及用方言俗语打造句法 时,多引用的是杜甫的诗例,因为江西诗派多取法老 杜,尤其是在炼字琢句上,陈师道《后山诗话》云:“学诗当以子美为师,有规矩故可学⋯⋯学杜不成,不 失为工。无韩之才与陶之妙,而学其诗,终为乐天尔。”惠洪的《冷斋夜话》也鲜明地体现出师 法老杜的倾向。又如卷三“诗一字未易工”,老杜诗 “身轻一鸟过”,某一版本缺失了“过”字,诸公续之以“一鸟疾”、“一鸟落”、“一鸟去”,及得善本, 乃“过”字,惠洪感叹道:“乃知一字之工,才力有短 长也。”卷四“诗误字”条云:“老杜诗‘白鸥没浩 荡,万里谁能驯’。今误作‘波浩荡’,非唯无气味,亦分外闲置‘波’字。”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 江西诗派的学杜在早期已走向细致精微。   
       句中眼谈论的也是句法问题,台湾学者黄奕珍说:“黄庭坚是论‘句中眼’的第一人,这个批评用语在后 来几乎被锁定在诗歌特别引人注意或精彩传神的一字、二字或甚至三字之上,被安以‘句眼’、‘字眼’、 ‘诗眼’等名称。”《冷斋夜话》中也谈到句中眼, 学诗者如果能心领神会此法,则作诗自然气韵超脱。卷 五“句中眼”,惠洪称赞山谷等人“造语之工”,“尽古今之变”。如荆公诗“江月转空为白昼,岭云分暝与 黄昏”。“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东坡 诗“只恐夜深花睡去,高烧银烛照红妆”。“我携此石 归,袖中有东海。”山谷对这些诗句的评价为:“此皆谓之句中眼,学者不知此妙语,韵终不胜。”卷四“诗话妄易句法字”条,渊明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山谷评曰:“其浑成风味,句法如生成。而俗人 易曰‘望南山’,一字之差,遂失古人情状,学者不可不 知也。”山谷提醒作者和读者不要妄改诗字,以免失去古人遣词造句之真实用意,而破坏了句法浑然天成之效果。   
       江西诗派主张求新出奇,不落窠臼,反对随人作 计,惠洪也继承了这一思想。《冷斋夜话》卷四“诗比 美女美丈夫”,惠洪不满前人作诗以美女比花的陈俗,称赞山谷和其叔彭渊才以美男子比拟的出新,云:“前 辈作花诗,多用美女比其状。如曰:‘若教解语应倾 国,任是无情也动人。’陈俗哉。山谷作《酴醾诗》 曰:‘露湿何郎试汤饼,日烘荀令炷炉香。’乃用美丈夫比之,特若出类。”卷五“荆公东坡警句”条,评价 荆公化用唐人诗意,“作古今不经人道语”。卷十“诗 当作不经人语”条,记载了孔平仲的诗学观点:“当作 不经人道语。”虽是转述他人的见解,但这种记录本身就体现了诗话作者的选择和判断,他是赞同这种求新的 诗学观点。惠洪本人在诗歌创作上也是追求不同寻常, 标新立异。如以柳比女子司空见惯,《韵语阳秋》卷一 九曰:“柳比妇人尚矣,条以比腰,叶以比眉,大垂手、小垂手以比舞态,故自古命侍儿,多喜以柳为 名。”惠洪却喜以柳比男子,如《石门文字 禅》卷一《赠范伯履承奉二子》:“大范风月湖,小范 烟雨柳。”赞许范家大公子持重含蓄,如湖水般平静内敛,小公子身骨单薄,如雨中烟柳,婀娜多姿。《赠许 邦基》:“邦基今年方十九,美如濯濯春月柳。”卷三 《喜会李公弱》说李公弱:“韵如风蝉蜕尘垢,气如春容在杨柳。”的确,以柳比女子平淡无奇,比男子则是奇思妙想。  
       另外卷十黄庭坚提出诗忌深刻的理论,惠洪云:“黄鲁直使余对句,曰:‘呵镜云遮月。’对曰:‘啼妆露著花。’鲁直罪余于诗深刻见骨,不务含蓄。余竟不晓此论,当有知之者耳。”卷四“诗句含蓄” 条,惠洪提出诗“有句含蓄者”,“有意含蓄者”, “有句意俱含蓄者”恐怕是听取了山谷诗忌深刻的观点 而来。
二、诗 评
  《冷斋夜话》除了宣传江西诗派的诗歌理论,还传 播了诗派诸诗人的声名。谈及最多的自然是黄庭坚,前 文已有论述,兹略举数例:卷一“采石渡鬼”条记载了山谷的谶语,鲁直笑曰:“宜州者,所以宜人也。且石 塘鬼非村落间无智愚鬼,侍郎之言,岂欺我哉!”惠洪饱含深情地说:“鲁直竟殁于宜州。较采石之鬼,何愚 智相去三十里。岂鲁直痴绝,故欺之耶?”卷二“韩欧 范苏嗜诗”条评价山谷“寄傲士林,而意趣不忘江湖”。卷三“荆公钟山东坡余杭诗”条,山谷云:“天 下清景,初不择贤愚而与之遇,然吾特疑端为我辈设 。”惠洪云:“人以山谷之言为确论。”卷三“少游 鲁直被谪作诗”,评价山谷不同于少游的凄怆,“鲁直 谪宜,殊坦夷⋯⋯少游情钟,故其诗酸楚;鲁直学道休 歇,故其诗闲暇”。卷五“舒王山谷赋诗”,山谷诗: “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及一杯水,愿得青天化为一 张纸。”惠洪评曰:“想见其高韵,气摩云霄,独立万 象之表,笔端三昧,游戏自在。”惠洪《冷斋夜话》中载有若干与山谷往还话语,如“予问山谷”、“鲁直为 予曰”、“山谷为予曰”、“顷与予同宿湘江舟中,亲 为言之”等。惠洪与山谷频繁交往,确有其事,惠洪想 借山谷以扬名,倒也不假。因为诗僧交游名士,除了心灵的惬合,最希望得到的恐怕就是在文士和丛林中扬名。《四库全书总目题要·冷斋夜话提要》说此书称赞 黄庭坚之语颇多,“是书杂记见闻,而论诗者居十之八,论诗之中称引元祐诸人者又十之八,而黄庭坚语尤 多。盖惠洪犹及识庭坚,故引以为重”。大体上是确切的。  
      《冷斋夜话》除了称引黄庭坚之语颇多,还有江西诗派其他诗人:如卷二“陈无己挽诗”条记载了山谷对陈师道极高的评价,惠洪问山谷:“今之诗人,谁为 冠?”山谷曰:“无出陈师道无己。”惠洪又问:“其 佳句如何?”山谷曰:“吾见其作温公挽词一联,便知 其才不可敌。”卷二“洪驹父评诗之误”条,说明洪驹父颇有眼光,指责世俗之人滥改诗字之弊。卷四“满城 风雨近重阳”条,载世人虽笑潘大临之迂阔,但其“工 诗,多佳句,然甚贫,东坡、山谷尤喜之”。卷五“丁 晋和苏文公诗两联”提及韩子苍,记载子苍评价东坡的诗远高于丁谓的海外诗,“便觉才力相去如天渊”。卷 七“谢无逸佳句”条云:“谢逸字无逸,临川县人,胜 士也,工诗能文。黄鲁直读其诗曰:‘晁、张流也,恨 未识之耳。’”卷十“问欧阳公为人及文章”条:“临川谢逸字无逸,高才,江南胜士也。鲁直见其诗,叹 曰:‘使在馆阁,当不减晁、张。’”《冷斋夜话》卷 一“江神嗜黄鲁直书韦诗”条,也值得我们注意,叙述 了王荣老欲渡江,七日风作不得行。观州父老告之以箧中宝物献江神即可,荣老先后以“玉麈尾”、“端 砚”、“宣包虎帐”献之均不成,后以鲁直草书韦应物 诗之扇子献于江神,才得济事。惠洪云:“予谓,观江 神必元祐迁客之鬼,不然,何嗜之深也。”此则故事虽荒诞不经,颇有穿凿之嫌,但惠洪的用意很深,将这条材料放于全书之首,暗示了此诗话将以元祐党人为中 心,特别是黄庭坚。   
       当然,《冷斋夜话》中并非所有的观点都与江西诗 派的理论完全合拍,如卷四“西昆体”,惠洪云:“诗到李义山,谓之文章一厄。”钱钟书先生评惠洪“诗至 李义山为文章一厄”之论云:“亦征觉范虽依附山谷门 墙,尚未登堂也。”宋末元初人方回评曰: “觉范诗虚骄之气可掬,因读山谷诗,欲变格以从之,而力量不及,业已晚矣。”方钱二氏都注意到 了惠洪与山谷的师承关系,只是认为惠洪所学尚未到 家。因为江西派的诗歌主张“独用昆体功夫而造老杜浑 成之地”,惠洪贬低了江西派取法之一的李商隐,自然钱钟书先生以为他尚未登堂,但这也正体现了 惠洪努力避免江西诗派过于生硬的特点,既能师法山 谷,又能独出机杼。除此而外,惠洪还赞同东坡的诗学 观点,如《冷斋夜话》卷一“东坡得陶渊明之遗意”,东坡尝曰:“渊
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 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卷五“柳诗有奇趣”条:“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可以看出惠洪追求奇趣、崇尚自然,当然这也体 现在其诗歌创作实践中,“大抵规模东坡,而借润山 谷”。另外,他还标举妙观想,讲究意趣文气等,透视出其独特的诗学思想。毛晋《冷斋夜话题跋》评价此书 曰:“虽微琐零杂,如渴汉嚼榴子,喉吻间津津如酸浆 滴入,所以历世传之无穷也。”   
       综上所述,惠洪的《冷斋夜话》以句法探讨为中 心,完整地记载了江西诗派重要的诗歌理论之一“夺胎换骨”,还有对句法、用事琢句法、影略句、句中眼等一系列句法的深入探讨和辨析,提出造语求新出奇,诗 忌深刻等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讲,《冷斋夜话》为江西 诗派作了一次理论上的总结,不仅为江西诗派传播了理论,而且传播了诸诗人的声名,惠洪的确与江西诗派有 着极深的渊源。同时,这一诗话又提出若干不同于江西 诗派的理论思想,体现出惠洪作为诗僧的独特审美情趣 和观照,就或许就是“历世传之无穷”的原因吧。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具体说来,江西诗派重要的理论之一“夺胎换骨” 首次完整地出现在这一诗话首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如何写出新意和美感,化熟 悉为陌生,化通俗为典雅,则是宋代诗人努力追求的方向,而用事琢句之法,可以说是宋人选择的一条比较可行的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惠洪《冷斋夜话》用较多的篇幅探讨了句法,主要 有夺胎换骨法、对句法、用事琢句法、影略句法等,以上谈论的几种句法主要是在理论层面,具体到实践方面,惠洪也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办法,如恰当使用方言、 俗语可以造成句法的刚健有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惠洪谈及用方言俗语打造句法 时,多引用的是杜甫的诗例,因为江西诗派多取法老 杜,尤其是在炼字琢句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谷提醒作者和读者不要妄改诗字,以免失去古人遣词造句之真实用意,而破坏了句法浑然天成之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诗派主张求新出奇,不落窠臼,反对随人作 计,惠洪也继承了这一思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惠洪努力避免江西诗派过于生硬的特点,既能师法山 谷,又能独出机杼。除此而外,惠洪还赞同东坡的诗学 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惠洪的《冷斋夜话》以句法探讨为中 心,完整地记载了江西诗派重要的诗歌理论之一“夺胎换骨”,还有对句法、用事琢句法、影略句、句中眼等一系列句法的深入探讨和辨析,提出造语求新出奇,诗 忌深刻等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讲,《冷斋夜话》为江西 诗派作了一次理论上的总结,不仅为江西诗派传播了理论,而且传播了诸诗人的声名,惠洪的确与江西诗派有 着极深的渊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11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文笔隽秀,博识豪情、寄意深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19: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