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68|回复: 25

[佳作转载] 黄庭坚咏茶诗词意蕴风格探析

[复制链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8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扬之水 于 2020-3-8 15:58 编辑

朴质轻快  灵动飞扬
——黄庭坚咏茶诗词意蕴风格探析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著名诗人、词人、散文作家和书法家,是宋诗史上一位开宗立派、影响深远的大家,和苏轼一起,合称“苏黄”。他又被推崇为宋代最有影响的“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中的三宗之首,甚至被誉为“宋兴以来,一人而已”的宋诗最杰出的代表。他的诗学理论在宋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对于黄庭坚的诗学成就,后世有褒有贬、誉损各异。宋胡仔曰“古今诗人以诗名世者,或只一句,或只一联、或只一篇,虽其余别有好诗,不专在此,然播传后世,脍炙于人口者,终不出此矣,岂在多哉?……若唐之李、杜、韩、柳,本朝之欧、王、苏、黄,清辞丽句,不可悉数,名与日月争光,不待摘句言之也。”金元王若虚则以为“鲁直论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喻,世以为名言。以予观之,特剽窃之黠者耳。鲁直好胜,而耻其出于前人,故为此强辞而私立名字”。当代国学大师钱钟书先生的评价是“黄庭坚有着着实实的意思,也喜欢说教发议论;不管意思如何平凡,议论怎样迂腐,只要读者了解他用的那些古典成语,就会确切知道他的心思。所以他的诗给人的印象是生硬晦涩,语言不够透明,仿佛冬天的玻璃窗蒙上一层水汽,冻成一片冰花。”就黄
庭坚的诗学成就而言,笔者以为与其同列为“苏门四学”的张耒评价得较为中肯,张耒在《读黄鲁直诗》中云:“江南宿草一荒印,试读遗编涕不收。不践前人旧行迹,独惊斯人擅风流。”
    黄庭坚留传于世的诗作有2000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有的论道德修养,有的谈读书,有的议时政,有的抒写民间疾苦,而更多的是表现个人生活经历和与亲朋好友交往的情况。他的诗词中,涉及饮茶的有100多首。本文以后世选注较多的几首咏茶诗词为视点,探析黄庭坚咏茶诗词的意蕴风格。
   一、朴质轻快、平易恬退的意蕴呈现
    我国古代文学艺术重“表现”。作家常把自己的主观体验,在心灵深处不断展开,并升华为精神愉悦。所谓“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从而将客观事物精神化、情感化。黄庭坚主张“温柔敦厚”的文学观,试图将理学家的自省与禅宗的自我解脱结合起来,追求一种内心的恬淡与宁静,达到“即物即真”,不为外界尘垢所染的境界。《双井茶送子瞻》是诗人“温柔敦厚”文学观的极好印证。诗从茶道大处着笔,以茶之神喻己之神。
           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         
  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
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磑霏霏雪不如。
  为君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
   “人间”二句,先声夺人,写翰林学士苏轼所处的环境,在那人间风日不到的地方——天上的玉堂中,宝书如林,清静深幽,宛如天上。接下“想见”二句,极状东坡的文学才华,持笔挥洒,文词象千斗明珠,表现出那种“神仙中人”的得意神态。至三联“我家”二句,切入送茶的题意:在诗人家乡江南,摘下了最好的茶叶,放在茶碾里研得细细的,连雪花儿也比不上,足见茶为上品。“为君”二句,寄托着诗人的真挚情感与希望:东坡喝了这些茶之后,也许会唤起在黄州的旧梦,一个人驾只小船,浮游在太湖之上。诗人劝告老朋友:可不要忘掉被贬黄州的旧事啊!在风云变幻的官场中,不如早日效法范蠡,功成身退。这首诗风格朴质轻快,情真意切。
    苏轼在杭州知事任上,有一首名为《次韵曹辅参壑源试焙新芽》的咏茶诗,诗中是这样咏出茶的意蕴的: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戏君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在苏轼的眼中、心中,茶是美人,被云罩雾湿,宛若美人洗浴后未施粉黛;而月色之下来投玉川子(诗人自谓),好像清风带来了武林的春天。那茶(美人)的品性高洁,天生丽质,不是凭脂粉装扮一新的。能与好友共享的,是“从来佳茗似佳人”的意趣。诗中两个“戏”字,道出了诗人的洒脱与从容。苏轼的这首咏茶诗与黄庭坚的《双井茶送子瞻》相比,显得更为洒脱从容,但朴质轻快、平易恬退的意蕴不及后者。黄庭坚众多的咏茶诗中都包含这种独特的意蕴,其形成与诗人不沾不脱、灵动飞扬的情境构思有关。
   二、不沾不脱、灵动飞扬的情境构思
    诗词的审美意趣,往往是在静观默察中慢慢咀嚼领略得来的。而要使读者咀嚼领略诗词中的审美意趣,便要求诗人创造出能够吸引人、打动人的审美情境。黄庭坚的词作《品令·茶词》,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这首词的上片有四句: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隽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简单的煮茶过程,在黄庭坚的笔下,腾挪顿宕,曲折多姿。一是分茶,茶为有双凤纹的茶饼。这是宋代的上等贡茶,皇帝常以之分赐群臣。起笔“凤舞团团饼”,既点明所咏茶为“凤茶”,又将茶写成有情感,有生命之物,能翩翩起舞。而“恨分破、教孤令”,则更写出了“凤茶”的性灵,有分离的痛感,着实传神。二是碾茶。茶饼结构紧密,质地坚硬,用时必须碾碎。“隽轮慢碾”,写出了碾茶的要领:动作要快,速度要慢。因为是贡茶,因而更加小心谨慎。“玉尘光莹”,则描绘出茶末的清亮晶莹。三是煮茶。“汤响松风,早减二分酒病”,谓茶香扑
鼻,未品饮即已提神醒酒了。此首词的上片从分茶、碾茶、煮茶三个层次写出茶的形象、功用,赋予茶以生命、情感,用笔不沾不脱、灵动飞扬,极变化多姿之能事,足见诗人构思之精巧。与其同为“苏门四学士”的秦观,则这样描摹煮茶的情形:
    “窗外炉烟自动,开瓶试,一品香泉。轻淘起,香生玉乳,雪溅紫瓯圆。(《满庭芳·咏茶》)”
    相比之下,黄庭坚的咏物(茶)更为生动、传神,更具审美意趣。唐诗人元稹的咏茶词《一七令·赋茶》以宝塔形的形式著称,但论构思精巧也不及黄庭坚这首咏茶词。词中这样描述碾茶、品茶的心绪:
茶,
香叶,嫩芽。
爱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婉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乱岂堪夸。
   三、不言其妙、其妙自现的表现手法
    黄庭坚作诗造语好奇尚硬,力避柔词滥调。他曾这样说过“宁律不谐,不使句弱;宁用字不工,不使语俗”。这一点,同样可以从其《品令·茶词》中得到印证。黄庭坚的《品令·茶词》下片四句为: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此片着重写品茶,分三层。一写“味浓香永”。“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写出茶味、茶香、茶的功用。茶味醇厚,故曰“浓”;茶香持久,故曰“永”;酒醉饮茶,不仅无醉酒之苦,反觉精神爽朗,故曰“成佳境”。二写品茶之境。诗人以丰富的想象,把品茶的感觉比作旧友相逢之情,温馨无比。“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诗人与茶的感情,如旧友万里归来,那么深厚,品茶时如同和朋友在灯下款语,气氛那么融洽。从而使茶的形象更为生动、鲜明。三写品茶的感受,是“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谓饮茶之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惟有饮者才能体会个中情味。这种不言其妙、其妙自观的表现手法,使读者对茶的认识、体味更加深化,欲知其味,须亲自品尝。而宋代刘过的品茶之妙,远不及黄庭坚。刘过《临江仙·茶词》云:
    细袖扶来聊促膝,龙团共破春温。高标终是绝尘氛。两箱留烛影,一水试云痕。
       饮罢清风生两腋,余香齿颊犹存。离情凄咽更休论。银鞍和月载,金碾为谁分?
    刘过品茶,虽有一身清爽、双颊留香、痛快之极的感觉,但立马陷入离愁别恨的凄苦之中。少了黄庭坚饮茶的写意,倒与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感慨相似。即便是写烹茶的喜悦,饮茶解醉的功用,清人陈维崧也缺乏黄庭坚的精妙。陈维崧的《河传第三体·新茗》这样描绘品茶的雅兴:
    谷雨娇女,微遵绿崦,轻携翠 。拍茶初,樱笋厨。一缕,夜涛煎雪乳。
       酒恶愁将绣衾涴 。龙团破,顿觉春酲妥。藉庭莎,啜茗柯,罗罗。北窗幽兴多。
    黄庭坚诗词艺术成就不及苏轼,但却有人认为“真正能代表宋诗的审美特征,代表文人的审美风尚的,却是黄庭坚的诗论和诗歌”。在黄庭坚的身上,体现着两种不同指向的精神追求,一方面向慕儒家的圣贤人格,想靠个人的自我约束、自我修炼成圣成贤;另一方面又对老庄之徒的适性逍遥,无可无不可与佛释之徒的寂灭空如,无往无执之人生境界十分神往。或许正是由于学术旨趣与人格追求两个层面的矛盾状况,使黄庭坚给出身其门或围绕在他身旁的诗人,带来深刻的影响。黄庭坚的咏茶诗词抒写尽管不是热情奔放、词采绚丽,但却能独辟蹊径,脱去一切庸常语句,其意蕴呈现朴质轻快、平易恬退,情境构思不沾不脱、灵动飞扬,表现手法不言其妙、其妙自现。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8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漱玉清丽!着笔轻盈!通达晓畅!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8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情逸思飘、音韵自成、气畅志远,学习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8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思敏捷,清新别致,味纯韵美,拜读佳作,感佩才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8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腹中有诗!恒心无歇!文笔鲜活且刻画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8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凝练!新颖!味长!胸有诗书气!下笔如有神!祝老师创作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8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庭坚留传于世的诗作有2000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有的论道德修养,有的谈读书,有的议时政,有的抒写民间疾苦,而更多的是表现个人生活经历和与亲朋好友交往的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8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古代文学艺术重“表现”。作家常把自己的主观体验,在心灵深处不断展开,并升华为精神愉悦。所谓“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从而将客观事物精神化、情感化。黄庭坚主张“温柔敦厚”的文学观,试图将理学家的自省与禅宗的自我解脱结合起来,追求一种内心的恬淡与宁静,达到“即物即真”,不为外界尘垢所染的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8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的这首咏茶诗与黄庭坚的《双井茶送子瞻》相比,显得更为洒脱从容,但朴质轻快、平易恬退的意蕴不及后者。黄庭坚众多的咏茶诗中都包含这种独特的意蕴,其形成与诗人不沾不脱、灵动飞扬的情境构思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8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朴质轻快、平易恬退的意蕴呈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19: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