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5|回复: 7

[佳作转载] 《沧浪诗话》与《岁寒堂诗话》之关系

[复制链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4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沧浪诗话》与《岁寒堂诗话》之关系
   摘要:《沧浪诗话》与《岁寒堂诗话》是宋代两部极为突出的诗话著作,理论价值斐然。两部诗话承继关系明显。两者在诗学主张及评论的诗人诗作方面颇多相似之处,张戒的《岁寒堂诗话》对严羽诗学观起到了理论先导作用。《沧浪诗话》则对后世影响较大,以至明清诗学中著名的格调说、神韵说、性灵说莫不承其余风,受其濡染浸溉。
    关键词:《岁寒堂诗话》;《沧浪诗话》;承继关系
  诗话既兴于宋,亦盛于宋。《岁寒堂诗话》与《沧浪诗话》可以说是宋代诗话著作中的杰出代表。
   一、《岁寒堂诗话》之基本情况概述
     张戒,《宋史》无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记载:
   《岁寒堂诗话》,二卷,宋张戒撰。钱曾《读书敏求记》作赵戒,传写误也。考戒名附见《宋史·赵鼎传》,不详其始末。惟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戒,正平人,绍兴五年四月,以赵鼎荐,得召对,授国子监丞。鼎称其登第十余年,曾作县令,则尝举进士也。又载:绍兴八年三月,戒以兵部员外郎守监察御史,是年八月守殿中侍御史,十一月为司农少卿。旋坐疏留赵鼎,改外任。十二年,罗汝楫劾其沮和议,党于赵鼎、岳飞,特勒停。二十七年九月,以佐宣教郎主管台州崇道观,不言所终,盖即终于奉祠矣。初,戒以论事切直,为高宗所知。其言当以和为表,以备为里,以战为不得已,颇中时势。故淮西之战,则力劾张浚、赵开。而秦桧欲屈己求和,则又力沮,卒与赵鼎并逐。盖亦鲠亮之士也。
    《岁寒堂诗话》之名源自《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作为一名爱国志士,张戒高洁的人格与诗话之名交相辉映,启人良多。
   《岁寒堂诗话》原本已佚,旧存1卷。南宋及元诸史志未见著录,自明清始见大量著录,如《澹生堂书目》、《文渊阁书目》、《千顷堂书目》、《读书敏求记》、《四库全书总目》均予著录。两卷本始由纪昀等人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又益以《学海类编》本有而《永乐大典》无的两条,厘为上、下2卷,共计69条之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永乐大典》所载张戒诗话“犹属完帙”,再加上《学海类编》所有的2条,则“庶为完璧”。但今人陈应鸾先生认为,两卷本是否就是张戒诗话的全部不好断言。《永乐大典》绝大部分已散佚,由中华书局搜集影印的《永乐大典》(残存本)中已无张戒诗话。较之它本,以《武英殿聚珍版书》为代表的两卷本,则是最好的一种本子。目前较为通行的两卷本则是丁福保先生所辑《历代诗话续编》本。
   《岁寒堂诗话》上卷以探讨诗歌理论为主,兼评历代诗人诗作,全面阐述了张戒的诗学观;下卷专评杜诗,共33条,反映了他对杜甫的尊崇,并于杜诗的具体评点中进一步体现、印证了其诗学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说:“是书通论古今诗人,由宋苏轼、黄庭坚,上溯汉、魏、《风》、《骚》,分为五等。大旨尊李、杜而推陶、阮。始明言志之义,而终之以无邪之旨,可谓不诡于正者。”
   二、《沧浪诗话》之基本情况概述
     严羽,福建邵武人,有诗作《沧浪集》和论诗著作《沧浪诗话》传世。后人有将两者合刻为一,命名为《沧浪吟卷》者。稍后于严羽的魏庆之,将其诗话几乎全部辑入《诗人玉屑》。其生平事迹,《宋史》亦无记载,确切生卒年不详。
    清人朱霞在参与修撰县志的基础上撰写的《严羽传》是目前有关严羽最详细的历史资料:
  严羽字仪卿,一字丹邱。先世居华阴,五代时远祖闰远使者隨王潮入闽,家于樵川莒溪之上,沧浪之水出焉。先生生于宋末,隐居不仕,遂自号沧浪逋客。为人粹温中有奇气。尝问学于克堂包公。论诗推盛唐,谓:后之过高者多法汉魏、而蔑视盛唐,不知诗之众体至唐始备,唐之不能为汉魏、犹汉魏之不能为唐也。因言古制有可以行之三代、而不可行于后世者,非三代之制不善也,时不同也。诗亦若是已耳。又曰:诗有别才非关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指妙悟为入门,取上乘为准则,评辨考证,种种诣极,至今谈诗者尚焉。群从九人俱能诗,时称九严,先生其一也。馀俱弗传。先生辟地江楚,诗散佚为多。至元间邑人黄公绍搜存稿,仅百三十馀篇,为序而传之。初,天台戴式之客樵川,纳交先生,时郡守王子文与先生论诗不合,式之作十绝解之。有云:“飘零忧国杜陵老,感遇伤时陈子昂,近日不闻秋鹤唳,乱蝉无数噪斜阳。”是先生之在当时,矫然鹤立鸡群矣。所著有《沧浪吟》及《诗话》。同郡朱霞撰。
    据此,我们可略知严羽的家世,其本人一生隐居不仕,并曾问学于包扬(包扬曾在陆九渊门下求学,后又师从朱熹),这一师承表明他受到过理学思潮的影响。为了逃避家乡战乱,严羽曾奔走江湖,其诗作多数散佚,而其论诗之犀利精当,尤为谈诗者所尚。在他有生之年,曾与江湖诗人戴复古有过交往。
    严羽的论诗著作《沧浪诗话》一书包括五个部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具有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诗辨》乃全书的理论总纲,集中阐述了严羽的诗学观点。《诗体》部分对历代诗歌的体制和流派进行了论述。《诗法》则示初学者以具体门径。《诗评》是对历代作家、作品的评述。《考证》对一些诗篇的作者、年代以及文字进行了考订辨析。《沧浪诗话》书后附有《答出继书临安吴景仙书》,历来被视为其书之序言。《津逮秘书本》毛晋跋曰:“诸家诗话,不过月旦前人,或拈警句,或拈瑕句,聊复了一段公案耳。惟沧浪先生《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则,精切简妙,不袭牙后。其《与临安表叔吴景先》一书,尤诗家金针也。”和春跋曰:“《诗辨》等作,其识精,其论奇,其语峻,其旨远,断自一心,议定千古。”《沧浪诗话》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胡应麟称誉其为:“崛起烬馀,涤除榛棘,如西来一苇,大畅玄风。昭代声诗,上追唐、汉,实有赖焉”。其对后世诗学影响之大,以至明清诗学中著名的格调说、神韵说、性灵说莫不承其余风,受其濡染浸溉。但反对者也不乏其人,钱谦益就力加批驳,其弟子冯班更有专著《严氏纠谬》对严羽大加鞭挞。虽然人们对此书的看法褒贬不一,争论颇大,但都真实地反映了这部诗话的重要历史地位与作用。
三、《沧浪诗话》与《岁寒堂诗话》的承继关系
   对于《沧浪诗话》与《岁寒堂诗话》的承继关系,学界早已有所揭示。在《宋诗话考》一书中,郭绍虞先生指出:“盖张氏(按:张戒)诗论重要之点,乃在南宋苏黄诗学未替之时,已有不满之论,而其所启发,似又足为沧浪之先声也。”此说颇有见地。《岁寒堂诗话》对《沧浪诗话》之影响由此可见一斑。此外,郭先生还对两人的诗论进行了一番比较:“由论诗主旨言,张氏则重在情志而不废韵味,就诗之内容与意境而并言之也;沧浪则重在韵味而兼及格调,专就诗之艺术与意境而论之者也。张氏所论,固足以范围沧浪矣。”郭绍虞先生是公认的《沧浪诗话》研究大家,其《沧浪诗话校释》一书为严羽诗论有关资料的集大成之作。此书中,郭先生将严羽采用前人及其同时代人的观点大量列举出来,清晰地呈现出严羽诗学的理论来源,采录极为宏富。郭先生所列《沧浪诗话》诗学观点导源于《岁寒堂诗话》一书中的条目如下表:
    由此可见,两部诗话的承继关系十分明显。应该说,严羽的一些诗学观点即导源于张戒,并承其绪而有所发展。拿《沧浪诗话》的理论总纲《诗辨》与《岁寒堂诗话》上卷比对,我们会发现两者的诗学主张有颇多相似之处,张戒无疑对严羽的诗学观起到了理论先导的作用。
  
《岁寒堂诗话》
  
《沧浪诗话》
其始也学之,其终也岂能过之。屋下架屋,愈见其小,
后有作者出,必欲与李杜争衡,当复从汉魏诗中出尔。               
沧浪“立志须高”、“入门须正”说所本。
国朝诸人诗为一等,唐人诗为一等,六朝诗为一等,
陶阮、建安七  子、两 汉 为 一 等,《风 》、
《骚》为一等,学者须以次参究,盈科而后进,可也。                           
这些论调是沧浪辨体之先声,亦即沧浪熟参之说所本。《诗评》中:“大历以前分明别是一副言语,晚唐分明别是一副言语,本朝诸公分明具一只眼”,也本于此。
苏黄用事押韵之工,至矣尽矣,然究其实,乃诗人中一害。子瞻以议
论作诗,鲁直又专以补缀奇字,学者未得其所长,而先得其所短,诗
人之意扫地矣。
此是沧浪“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之说所自出。
诗以用事为博,始于颜光禄而极于杜子美。以押韵为工,
  
始于韩退之而极于苏黄所本。
此为沧浪《诗法》“押韵不必有出处,用字不必拘来历”  所本。
元微之戏赠韩舍人云:“玉磬声声彻,金铃个个
圆。高疏明月下,细腻早春前。”此律诗法也。
(此又响与圆关联之义。)
沧浪“下字贵响,造语贵圆”  所本。
世徒见子美诗多粗俗,不知粗俗语在诗句中最难,非粗俗,
乃高古之极也。
沧浪“盛唐人,有似粗而非粗处,有似拙而非拙处”所本。
阮嗣 宗 诗,专  以 意 胜;陶 渊 明诗,专
以味胜;曹子建诗,专以韵胜;杜子美诗,
专以气胜。                                                   
  
与沧浪“诗 有  词、理、意兴。南朝人尚词而病于理,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汉魏之诗词理意兴无迹可求”所言相近,或沧浪用此而微变其说。
张司业诗与元白一律,专以道得人心中事为
工,但白才多而意切,张思深而语精,元体轻而词躁尔。
沧浪论唐乐府取张王而不及元白,或本此。
  
苏黄用事押韵之工,至矣尽矣,然究其实,
乃诗人中一害。(虽不专指和韵次韵,然亦逗露此意。)            
沧浪所言:“和韵最害人诗,古人酬唱不次韵,此风始盛于元白皮陆,本朝诸贤乃以此而斗工,遂至往复有八九和者”或本此。
  除了诗学观点有许多相似之处外,《岁寒堂诗话》与《沧浪诗话》还共同评论了许多诗作,如楚辞、古诗十九首、建安诗作、汉魏诗作等,共同评点的诗人如李陵、苏武、曹植、刘桢、阮籍、陶渊明、陆机、颜延之、鲍照、谢灵运、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李贺、孟郊、贾岛、卢仝、韩愈、孟浩然、刘禹锡、韦应物、刘长卿、柳宗元、皮日休、王安石、欧阳修、梅尧臣、苏轼、黄庭坚等。
    从郭先生所列《沧浪诗话》与张戒诗学观点的条目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沧浪诗学的渊源。从他们共同评论的诗人诗作来看,其观点有相同之处,但也存在差异,这就为两部诗话的可比性提供了实在的依据。
    张宏生先生指出随着宋代诗话的发展,诗话的形式不断丰满,诗话中所体现的诗学理论也不断深刻,这一趋势,至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出而达到了极致。他说:“这其实也是一种必然,从宋代诗话发展的实际来看,凡有理论锋芒的著作,相当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都在为《沧浪诗话》的出现进行铺垫。”的确如其所言,《岁寒堂诗话》就可以称得上是这样一部具有理论锋芒并且为《沧浪诗话》的出现进行了铺垫的著作。将两部诗话比对,我们不仅能发现严羽诗学的理论渊源,更能见出其在前人基础上的发展,这种发展正是严羽在吸收、熔铸了前人理论成果与精华之上提出的新创获。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3-5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戒的《岁寒堂诗话》对严羽诗学观起到了理论先导作用。《沧浪诗话》则对后世影响较大,以至明清诗学中著名的格调说、神韵说、性灵说莫不承其余风,受其濡染浸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5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结构严谨!语言生动!蕴涵丰富!您生动的描述融情融景使得诗味更加浓郁!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5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意象生动,切题入味;蕴藉含蓄,余韵耐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5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鲜活的画面感!还有高雅的情调!更有令人敬佩的创作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5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婉转!格调清雅!文笔细腻!您纯熟的诗笔令后来者望尘莫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5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情逸思飘、音韵自成、气畅志远,学习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3-5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漱玉清丽!着笔轻盈!通达晓畅!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17: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