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知章的《咏柳》人人皆知,我也欣赏。但是,我对“垂下“二字有自己的理解,尤其是”垂”字。我认为“垂下”二字用得不好,此二字把春柳写死了一一没了灵动感,即垂直向下没了飘动的活力,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如此。至于把”垂下”理解为飘摆,或飘动实在让人费解!其实此句不用“垂下”二字,读者也知柳条的自然垂态。”垂下”两字有画蛇添足之功。我认为可把”垂下”换成飘动,或动感性的词才好。个见。
我对《咏柳》中的”裁”字也有个见:从生活常识可知,裁是从整体上裁剪下一部分。那问题来了,在春风没裁之前的大绿从何而来?春风裁下的绿又哪里去了?因此,“裁”字虽新鲜,但不恰当!“裁”字不当,那”剪刀”也就不当了。我们知道柳叶是一点点长成的,因此用”描”、或”画”才自然恰当、形象生动。有人会说贺知章见到的柳叶已经长成了,即使这样,用“裁”也不当。
我认为《咏柳》成功在新鲜上了。它给我们一个创作启示一一创作要勇于创新,要勇于写出自己的东西,前人的东西再好也不新颖!但是,创新不可脱离生活常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