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草儿. 于 2020-1-19 22:40 编辑
八、重复
1、重复诗,又叫啰嗦诗,意思重复的诗。
2、同头诗,就是每句诗的开头一字都相同,大致与独韵诗相对称。但独韵诗有的是每句末尾一字都相同,有的则只是用同字作韵而句句都押韵。
3、复字体,“复字”是让同样的字多次重复出现的一种修辞方法。又叫叠咏诗。复字诗是在全诗中重复嵌用同一个字,而且一句中可以重复用两三次,可以置于句首,也可以嵌于句中。全置于句首的又是同头诗。
4、重字体,又叫同字诗(注意不是同头诗)。是指同一词语在一句中重复使用,但不迭用。重字本为诗忌之一,而故意用重字的重字体诗却营造了另一种诗境。
5、头同韵同组诗,每首的首句相同,每首用的韵字相同,且韵字的次序不变。
6、铰链体,此体杂取合乐歌词的回环复沓形式,模拟民歌童谣的浅俗短语,交错组合成体。内容单纯,词语多重复。利用倒文,同一词汇次序的交错,以及随字句变化而衍生的转韵等,均成为后世回文、反复、连环及掷韵诗体的基本形式因素。
7、叠词叠句体,诗中有由词迭成的句子,又可有句子的重复。
8、卷帘体,第二首的首句是第一首的第二句,第三首的首句是第一首的第三句,第四首的首句是第一首的第四句。
9、首尾复字诗,第一句和末句各由一个字重叠组成的诗。
10、重句体,元曲中一篇之内多用口气相同、句式相近的一种写作格式。一篇中多处用同样口气的句子,遣词略有变化,与堆絮体相近。
11、堆絮体,有意重复某些词句,不厌其繁,目的是强调作者心目中的警句,借以加深读者的印象,这就称为堆絮体。由于反复出现一些句子,文字流转如泥丸下坂,如珍珠走盘,就将作者的强烈感情凸现出来了。其表现手法有接续反复、顶真反复、间隔反复、句尾反复多种。
12、两字连珠诗,与复字体相似,属于镶嵌类,不同处是限定每句嵌两个字,句句都要有这两个字。
13、叠字体诗,叠字诗有主体叠、纯体叠、通体叠三种体制。纯体叠通篇不见一个失叠的孤字。通体叠就是要求句句见叠。主体叠比通体叠的要求更加宽松,允许篇中存在少数失叠的句子。作为叠字体诗指的是纯体叠、通体叠两种。
14、间叠体,这种叠字体,句中叠字之间用一虚字间隔开,意义内容与连续叠字完全相同,只是未连续书写,所以称“间隔迭字体”。
15、多叠体,一首诗中每句有两对以上叠字的,称为叠字诗中的多叠体。
16、联绵叠体,诗中有联绵对者,音不相绝,意不相断也。—般指在第一句中的第二三字是相同的字,下句用的相同的字,也与上句的字位相同,故称联绵对。也有在句首一二字的位置上,或“三四”、“四五”字的位置上。
17、叠字回环诗,又叫双字回环诗,叠字回环诗是叠字诗中的一种,它利用了叠字、顶针与回环。这种诗表面看起来是叠字,二字一连的叠字排在一起,它除了是叠字外,还要回环,回环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果没有具体的要求,根据不同的压韵取法,一首诗会出现不同的读法。
18、尾句三叠体,绝句的第四句重叠三字。
19、绕头诗,其形式为:一、三两句为三字,二、四两句为七字;一、二句押一韵,三、四句另押一韵。其中第三句的一、三字为第一句三、一字,好比将尾绕到头,故称“绕头诗”。
20、首尾吟体,一句而首尾皆用之。
21、辘轳体,又叫轮回体。辘轳体与辘轳韵不同。作此体者须作五言或七言律诗五首或八首(或绝句三到四首),律体为八句五韵。将第一首起韵的第一句全句,分别置于其它四首押韵的四个位置中,在第二首为第二句,第三首为第四句,第四首为第六句,第五首为末句,即第一首首句与第五首末句相同。五首的韵节如辘轳旋转而下,故名。有八首的第三五七首压韵用仄韵。22、双承体,即上句句尾的词,在后文中进行两次承接。
23、顶真体,又叫联珠体。是诗、词、曲的一种体式。其构成是下一句的首字用上一句的末字,或下一句的开头部分用上一句的末尾部分。各句之间以同字符串连在一起,有如珠之联缀。顶针格与顶针诗的区别在于诗中广泛地使用顶针格这种句式的方能称之为顶针诗,偶尔使用顶针格的不能称之为顶针诗。
24、首尾联环诗,连环体诗是指上一首诗的尾句是下一首的首句。连环体诗又叫首尾联环诗,属于顶真类。此体多为整句重复式,故又称重句体,用于一题多首。
25、首尾吟联环诗,把首尾吟和首尾联环诗结合起来。即每首的末句是下一首的首句,最后一首的末句是第一首的首句。26、节蝉联,段落之间用上一段末尾的词或字当下一段的开头的段落顶真,叫节蝉联。
27、鱼贯链环体,又叫一字顶针,诗前后句用相同字钩连起来,整个诗如同鱼串链条一般,用各句首尾字贯串起来故称“鱼贯链环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