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6|回复: 10

[佳作转载] 从〈戏为六绝句〉考察杜甫的齐梁诗歌批评观

[复制链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12-29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扬之水 于 2019-12-29 18:18 编辑

从〈戏为六绝句〉考察杜甫的齐梁诗歌批评观
       [摘要]从隋到初、盛唐,李谔、魏征、王勃、陈子昂、李白等人对齐梁诗歌的评价都不够高,而杜甫对于齐梁诗歌的态度不同于上述诗人的观点。《戏为六绝句 》其五中的"恐与齐梁作后尘"一句,包含着他对齐 梁诗歌的肯定与积极评价,也代表了他对齐梁诗歌的批评观。杜甫对齐梁诗歌的积极评价还体现在他对 齐梁诗人的高度赞美,以及对芥梁诗歌的积极学习与继承上。也正因此才成就了他"唐代诗歌集大成者" 的地位。
       [关键词] 杜甫;齐梁诗歌;积极评价
        隋统一中国后,出于政权稳固的考虑,一些文人大力反对齐梁诗风,其中以李谔与王通的批评最为激 烈。他们以儒家伦理道德标准和"温柔敦厚"的"诗 教"观为出发点,对齐梁诗人的作品进行了全面的否定,甚至抹杀了南朝一些优秀诗人对诗歌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这一批评声音到初唐、盛唐仍持续不断。究竟应如何评价齐梁诗风,杜甫在不少诗歌中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尤其是他在《戏为六绝句》中,批评了全盘否定齐梁文学的片面观点,为唐诗的健康发展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一、隋及初、盛唐诗人对齐梁诗歌的评价
        齐、梁时期的诗歌在隋代受到了猛烈的抨击。李谔在《上书正文体》中指出"魏之三植,更尚文词,忽君人之大道,好雕虫之小艺,下之从上,有同影响;竟骋文华,遂成风俗。江左齐梁,其弊弥甚,贵贱贤愚,唯务吟咏。遂复遗理存异,寻虚逐微,竟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接下来,他又说:“闾里童昏,贵游总卯,未窥六甲'先制五言。至如毒草皇、舜、禹之典,伊、傅、 周、孔之说,不复关心,何尝入耳。以傲诞为清虚,以缘 情为勋绩,指儒素为古拙,用词赋为君子。故文笔日繁,其政日乱,良由弃大圣之轨模,构无用以为用也。"李谔从儒家的政教观出发,对魏至齐、梁以来日趋华丽的文风大加指责,对五言诗歌不屑一顾,甚至认为华丽的文风是这一时期政治昏乱的直接原因。
       李唐建立政权以后,魏征在所撰《睛书·文学传序》中说"梁自大同以后,雅道沦缺,渐乖典则,争驰新巧。简文、湘东,启其淫放;徐陵、庚信,分路扬镶。其意浅而繁,其文匿而彩,词尚轻险,情多哀思。格以延陵之听,盖亦亡国之音乎?"魏征在抨击齐、梁文学流弊的同时,还扣以"亡国之音"的大帽,其沉痛之情溢 于言表。身为"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其诗文因带有不少齐、梁馀气而饱受非议。他在《上吏部裴侍郎启》中说"自微言既绝,斯文不振。屈、宋导浇源于前,枚、马张淫风子后,谈人主者以宫室苑圄为雄,叙名流者以沉酣骄奢为达。故魏文用之而中国衰,宋武贵之而江 东乱。虽沈谢争莺,始先兆齐梁之危,徐庚并驰,不能免周陈之患。他将淫丽文风的源头直溯至屈原与宋玉,对于齐、梁文学的抨击更加激烈,把这一时期崇 尚词章、文采的文风看作是国家动乱、败亡的根源。稍后的陈子昂和李白也对齐、梁文学进行了批评。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师虫L修竹篇序》中说"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竟繁,而兴寄都绝。而李白则在其《古风》一诗中说"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二人虽没有再将"亡国之音"的大帽扣在齐梁诗歌头上,却指出齐梁间的诗风只追求华丽词藻而缺乏深沉的寄托。
       由此可知,从隋到初、盛唐,李海、魏征、王勃、陈子昂、李白等对齐梁诗歌的评价都不够高,这并无益于唐代诗歌的健康发展。那么,对齐梁诗歌到底应持怎样态度呢?杜甫晚年发表了《戏为六绝句》,论述了应如何批判地继承、学习古人的问题。"恐与齐梁作后尘”,是其中第五首的最后一句,包含着他对齐梁诗歌的肯定与积极评价,代表了他对齐梁诗歌的批评观。
     二、"恐与齐梁作后尘"的疑义"析
       对于"恐与齐梁作后尘"的理解,古人与今人颇有不同,因此首先应弄清楚如何理解此句。《戏为六绝句》其五内容如下: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盼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对于这首诗,仇兆整《杜诗详注》中说"此戒其好高而莺远也。言今人爱慕古人,取其清词丽句,而必与为邻,我亦岂敢薄之。但恐志大才庸,窃思仰攀屈宋,论其文,终作齐梁后尘耳。知古人未易模仿,则知数公未可蔑 视矣。从仇注中不难看出,他认为"恐与齐梁作后尘"是说"今人"虽"爱慕古人"、"窃攀屈宋",但 由于他们志大才疏,最终仍不免落在齐梁文人之后。 从以上注中可以看出,杜甫认为齐梁诗歌是有较高成 就的。他把齐梁诗歌看成"今人"应努力追赶的对象,且这一对象是难以跨越的,"数公未可蔑视矣",可见 句中包含着杜甫对齐梁诗歌的肯定与积极评价。郭绍虞先生在《历代文论选》中对于此句的注解与仇注不尽相同,其注为"不薄二句是说自己论诗并无古今的成见,只要是清词丽句,都有所取。窃攀屈宋二句阐明‘清词丽句必为邻'之义,是说清词丽句,必须上 攀屈、宋,与之并驾齐驱,否则仅仅追求词藻形式之 美,就不免落入齐、梁的后尘。"他的注解让人感觉到齐、梁诗歌是只追求词藻形式之美,说明杜甫对齐梁诗歌的评价并不够高,也让人觉得杜甫对齐梁诗歌带有一定的贬低意味。
       那么,杜甫对齐梁诗歌究竟持什么态度呢?笔者认为,杜甫既没有持完全的肯定态度,也没有持完全的否定态度,而是以一种批评的借鉴态度认为,齐梁 诗歌中固然存在着只追求词藻形式之美的倾向,但也存在着大量既讲究词藻形式之美又具有充实内容的诗歌,这些优秀的诗歌对后世的影响极其重要。对于这些优秀的诗歌,他从形式到内容都进行了积极的学习与借鉴。
    三、杜甫以赞代评的诗歌批评观
       杜甫对齐梁诗歌的这种评价态度,体现在他在诗 歌中对齐梁诗人的赞美。这些诗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齐梁优秀诗人来赞美唐代诗人;另一类是直接 在诗歌中深情地赞美齐梁诗人。首先,杜甫在诗歌中以大量的齐梁诗人来赞美唐 代优秀诗人。如"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一句中,以阴铿来称赞李白"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一句中,以庚信和鲍照来称赞李白;"谢跳每篇堪讽涌(《寄岑嘉州》)一句中,以谢眺来称赞岑参;"高参殊缓步,沈鲍得同行" (《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一句中,以沈约、鲍照来称美高适、岑参;"绚丽玄晖拥”(《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国曲江张公九龄》)一句中,以谢跳来称赞张九龄;"诗接谢宣城”(《陪裴使君登岳阳楼》)一句中,以谢眺来称赞裴使君;"流传江鲍体,相顾免无儿"(《赠毕四曜》)一句中,以江淹与鲍照来称赞毕晦;"新文生忧谢" (《哭王彭州抡》)一句中,以沈约和谢灵运来称赞王抡。杜甫在以上这些诗句中以齐、梁诗人来称扬唐代优秀诗人,实际就是将唐代优秀诗人与齐梁优秀诗人进行对比,将他们看成了唐人学习与超越的对象,因而才会有"恐与齐梁作后 尘"之忧,这正体现了他对齐梁优秀诗人的推崇。且 从"清新飞"俊逸"、"谢眺每篇堪讽诵"、"诗接谢宣城”、"新文生沈谢"等词句不难看出,杜甫并不认为齐梁诗歌仅仅具有华丽的词藻形式,而且具有"清新"、"俊逸"、"堪讽诵"等特点。
       其次,杜甫还在不少诗歌中对齐、梁间优秀诗人及其优秀诗歌进行了直接赞美。如《戏为六绝句 》其一: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诗中高度评价了庚信的文学成就。同时他又在《咏怀古迹五首·其一》中,以"庚信生平最萧瑟,暮年诗赋动乡关"表达了对庾信飘泊流离生涯的深刻同情,再次肯定了庚信的文学成就。杜甫对何逊、阴铿更是称赞有嘉,他在《秋日菱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一诗中,以"阴何尚清省”称赞何逊、阴铿清省的文学风格;又在《解闷十二首·其七 》中说"孰知二谢能将事,颇学阴何苦用心",这已不仅仅是对何逊、阴铿诗歌的高度赞扬,而且还写出了自己刻苦向何逊、阴铿学习的情况。
    四、杜甫以积极的学习与继承袋明自己的齐梁诗歌观
        杜甫对齐梁诗歌的赞美与高度评价还体现在他对齐梁诗歌的积极学习与大胆继承上,也正因此,才成就了他"唐代诗歌集大成者"的地位 。 首先,杜甫在 其诗歌创作中大量吸收了齐梁间优秀诗人诗歌中的语言,化用他们的句式和诗歌形象,创造出大量言辞 优美、意蕴丰富的诗句。如《旅夜书怀》中的"月涌大江流 "来自谢眺《暂使下都》中的"大江日夜流;《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中的"铿锵呜玉动 " 化用谢眺《郊祀曲》中“铿锵玉銮动”;其《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中的"老病不识路"来自沈约《别范安城》中的"梦中不识路”;其《发同谷县》中的"握手泪再滴"来自江淹《李都尉陵从军》中的"握手泪如霞”; 其《绝句二首》其二中的"山青花欲燃”,取自梁元帝的《宫殿名诗》中的"林间花欲燃 ";《晚登滚上堂》中的"江流静犹涌 ",取于阴铿《和傅郎岁暮还湘外州》中的"大江静犹浪";《宿江边阁》中的"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来自何逊《入西塞示南府同僚》中的"薄云岩际出,初月波中上 ";《琴台》中的“茂陵多病后”,来自庚信《伤王司徒褒》中的"茂陵忽多病"。从上述所引的材料不难看出,杜甫诗歌受齐、梁诗歌影响之大。他自觉学习齐梁优秀诗人的精炼词句,往往赋予这些词句以新义,将这些词句完 全融入自己的诗歌中,使之与自己的感情恰切地融为 一体,形成优美蕴藉的诗歌意象,从而使它们产生了更加深刻的感染力与永恒的艺术生命力。
       其次,杜甫还继承了以谢眺、沈约为代表的齐、梁 诗人所开创的讲究声律的诗歌传统。杜甫对诗歌的格律十分重视,他在不少诗作中表明了自己注重声律的观点,如在《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中说"遣辞必中律”, 又在《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中说自己:"晚节渐于诗律细"。他重视诗律,讲究声调,擅长律诗,尤其是把七言律诗推向了一个高峰。因此,他的律诗成就备受后世推崇,如明代学者胡应麟就在《诗薇》中评价杜甫说"五七言律,广大悉备。上自垂拱,下逮元和,宋人之苍,元人之缔,靡不兼总。"黄子云在《野鸿诗的》中也说"杜之五律,五七言古,三唐诸家 亦各有一二篇可企及。七律则上下千百年元伦比。其意之精密,法之变化,旬之沈雄,字之整练,气之浩汗,神之摇曳,非一时笔墨所能罄"。
       毋庸讳言,齐梁诗歌中确实存在着不少只追求词藻形式之美的"伪体诗",但我们却更应该看到齐梁诗歌中也确实存在着众多既讲究词藻形式之美且有充 实内容的健康诗歌,这些优秀的诗歌对后世影响力极大。因此,杜甫提出了"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的学习观,这不仅代表了杜甫向前代诗人学习的积极态度,而且也代表了杜甫对前代诗歌的取舍标准,当然也包括了他对齐梁诗歌的取舍标准。杜甫如此重视并学习齐、梁时期的诗歌,说明他确实认为齐梁诗歌是有巨大成就的。因此,笔者认为,"恐与齐梁作后尘"这一句诗歌确实包含着杜甫对齐梁诗歌的积极肯定。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9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儒家伦理道德标准和"温柔敦厚"的"诗 教"观为出发点,对齐梁诗人的作品进行了全面的否定,甚至抹杀了南朝一些优秀诗人对诗歌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9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李谔从儒家的政教观出发,对魏至齐、梁以来日趋华丽的文风大加指责,对五言诗歌不屑一顾,甚至认为华丽的文风是这一时期政治昏乱的直接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9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杜甫既没有持完全的肯定态度,也没有持完全的否定态度,而是以一种批评的借鉴态度认为,齐梁 诗歌中固然存在着只追求词藻形式之美的倾向,但也存在着大量既讲究词藻形式之美又具有充实内容的诗歌,这些优秀的诗歌对后世的影响极其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9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杜甫对齐梁诗歌的这种评价态度,体现在他在诗 歌中对齐梁诗人的赞美。这些诗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齐梁优秀诗人来赞美唐代诗人;另一类是直接 在诗歌中深情地赞美齐梁诗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9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杜甫对齐梁诗歌的赞美与高度评价还体现在他对齐梁诗歌的积极学习与大胆继承上,也正因此,才成就了他"唐代诗歌集大成者"的地位 。 首先,杜甫在 其诗歌创作中大量吸收了齐梁间优秀诗人诗歌中的语言,化用他们的句式和诗歌形象,创造出大量言辞 优美、意蕴丰富的诗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9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杜甫诗歌受齐、梁诗歌影响之大。他自觉学习齐梁优秀诗人的精炼词句,往往赋予这些词句以新义,将这些词句完 全融入自己的诗歌中,使之与自己的感情恰切地融为 一体,形成优美蕴藉的诗歌意象,从而使它们产生了更加深刻的感染力与永恒的艺术生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9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次,杜甫还继承了以谢眺、沈约为代表的齐、梁 诗人所开创的讲究声律的诗歌传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9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他重视诗律,讲究声调,擅长律诗,尤其是把七言律诗推向了一个高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58

主题

23万

回帖

61万

积分

管理员

论坛副站长兼四海论诗区总版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11846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12-30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杜甫如此重视并学习齐、梁时期的诗歌,说明他确实认为齐梁诗歌是有巨大成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16: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