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12-28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民间故事中也有这样的诗,我曾于大城杨先生处闻之一首,可惜诗的意思已经记不全了,所幸留有原诗,抄录如下:
驴无东邻狗咬趴,喜鹊指头骂篙扎。
车悬高倒妈孩笑,蔫蔫啰啰哼哼tua(猪吃食的声音)
现代人也会写一些苟简诗来作为文字游戏,比如养心是福先生的博文有苟简诗一首:
二五东罗确,生韩旦窦多。
匡京人挤扒,下煞瓜家窝。
意思是二月初五东罗庄确实有戏(二五东罗确),姓韩的小生和姓窦的旦角唱得很多(生韩旦窦多),唱的是赵匡胤进京,看戏的人很多,简直要挤趴下了(匡京人挤扒),忽然间天下起雨来,也煞戏了,赶紧跑回家,路上还在瓜庵里躲了一会儿,回到家饭已经没有了,只得啃了个黑窝窝(下煞瓜家窝)。
还有山中村夫先生的跳脱诗一首
午宴
排王黑土青,勇军保阿公。
小寒浑乳温,梅油老未空。
前一句说的是桌上的菜,“排(骨)”“王(八)”“黑(鱼)”“土(豆)”“青(椒)”,后一句是在座的朋友,除了沙诗人之外的五个人名,“勇”“军”“保”“阿”“公”。但如果仅仅是以菜名、人名组句,亦不能称诗。其句还有别意。如“勇军保阿公”,就可别解成“英勇的军队保护阿公”,而实际意义是“勇”和“军”这两个人,在喝酒的时候,照顾了“阿”和“公”。后两句作者没解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