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图与《二十四诗品》 唐人司空图最出名的一首诗恐怕是他描写江南春天景致的五言绝句《独望》: 绿树连村暗,黄花入麦稀。 远陂春草绿,犹有水禽飞。 司空图(837-908),字表圣,河中虞乡人(今山西永济)。少有俊才,生活在唐末大动荡的时代,其“平生之志”,不在“文墨之伎”,而“欲揣机穷变,角功利于古豪”,意欲济世安民,为李唐王朝尽犬马之劳。唐懿宗咸通中登进士第,之后随恩师王凝而为幕僚。唐僖宗广明元年为礼部员外郎,后迁礼部郎中。黄巢起义后,司空图扈从不及,流落于乱兵之中,后逃归中条山王官谷的祖传别墅。光启元年,唐僖宗返回凤翔,召司空图为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寻又遭乱,重回王官谷隐居。唐昭宗继位后,又曾多次召他为官,都称病谢辞。他两度经历战乱,看到“朝廷微弱,纪纲大坏”,李唐王朝颓势已成,不可挽回,于是只好隐居避祸,以诗酒自娱。朱全忠受禅后召他做官,加以拒绝。知道唐哀帝被害的消息后,司空图不食而死。 司空图长期隐居,过着“一局棋,一炉药”、“白日偏催快活人,黄金难买堪骑鹤”的生活。但是,他不能忘情于李唐王朝,隐居是迫不得已的。他的心情是凄苦的,只好到佛老思想中去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名应不朽轻仙骨,理到忘机近佛心。”(《山中》)“从此当歌唯痛饮,不须经世为闲人。”(《有感》)他是由感伤、悲观、绝望而转向任其自然、置身物外、冲淡恬静的道家精神的,又幻想着从佛教的空寂中寻求人生的解脱。尤其到了晚年,日与名僧高士咏游,于“泉石林亭”中与野老同席,“曾无傲色”。非止并且他“预为寿藏终制,故人来者,引之圹中,赋诗对酌。人或有难色,图规之曰,达人大观,幽显一致,暂游此中,公何不广哉!”佛道思想也从他的诗歌创作与评论活动中表现出来。 司空图性苦吟,举笔缘兴,几千万篇,是晚唐著名诗人。他说:“侬家自有麟麟阁,第一功名只赏诗。”苏轼曾说:“唐末司空图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之遗风。”又说:“司空表圣自论其诗,以为得味外之味。‘绿树连村暗,黄花入麦稀’,此句最善。又‘棋声花院闭,幡影石坛高’。吾尝独游五老峰,入白鹤观,松阴满地,不见一人,惟闻棋声,然后知此句之工也。”后人于此亦多有激赏之词。 但是,奠定司空图在文学史上地位的还是他的《二十四诗品》中阐述的诗歌理论。 《二十四诗品》的主要内容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探讨诗歌创作,特别是诗歌美学风格问题的理论著作。它不仅形象地概括了各种诗歌风格的特点,而且从创作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各种艺术风格的形成,对后世诗歌创作、评论与欣赏都有相当大的贡献。这就使它既为当时的诗坛所重视,也给后世以极大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名篇。 司空图归纳的二十四种诗歌风格为:雄浑﹑冲淡﹑纤秾﹑沉着﹑高古﹑典雅﹑洗练﹑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 一、雄浑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 反虚入浑,积健为雄。 具备万物,横绝太空。 荒荒油云,寥寥长风。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持之非强,来之无穷。 二、冲淡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饮之太和,独鹤与飞。 犹之惠风,荏苒在衣。 阅音修篁,美曰载归。 遇之匪深,即之愈希。 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三、纤秾 采采流水,蓬蓬远春。 窈窕深谷,时见美人。 碧桃满树,风日水滨。 柳阴路曲,流莺比邻。 乘之愈往,识之愈真。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四、沉着 绿杉野屋,落日气清。 脱巾独步,时闻鸟声。 鸿雁不来,之子远行。 所思不远,若为平生。 海风碧云,夜渚月明。 如有佳语,大河前横。 五、高古 畸人乘真,手把芙蓉。 泛彼浩劫,窅然空踪。 月出东斗,好风相从。 太华夜碧,人闻清钟。 虚伫神素,脱然畦封。 黄唐在独,落落玄宗。 六、典雅 玉壶买春,赏雨茅屋。 坐中佳士,左右修竹。 白云初晴,幽鸟相逐。 眠琴绿阴,上有飞瀑。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七、洗炼 如矿出金,如铅出银。 超心炼冶,绝爱缁磷。 空潭泻春,古镜照神。 体素储洁,乘月返真。 载瞻星辰,载歌幽人。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八、劲健 行神如空,行气如虹。 巫峡千寻,走云连风。 饮真茹强,蓄素守中。 喻彼行健,是谓存雄。 天地与立,神化攸同。 期之以实,御之以终。 九、绮丽 神存富贵,始轻黄金。 浓尽必枯,淡者屡深。 雾馀水畔,红杏在林。 月明华屋,画桥碧阴。 金尊酒满,伴客弹琴。 取之自足,良殚美襟。 十、自然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俱道适往,着手成春。 如逢花开,如瞻岁新。 真与不夺,强得易贫。 幽人空山,过雨采苹。 薄言情悟,悠悠天钧。 十一、 含蓄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语不涉己,若不堪忧。 是有真宰,与之沉浮。 如满绿酒,花时反秋。 悠悠空尘,忽忽海沤。 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十二、豪放 观花匪禁,吞吐大荒。 由道反气,处得以狂。 天风浪浪,海山苍苍。 真力弥满,万象在旁。 前招三辰,后引凤凰。 晓策六鳌,濯足扶桑。 十三、精神 欲返不尽,相期与来。 明漪绝底,奇花初胎。 青春鹦鹉,杨柳楼台。 碧山人来,清酒深杯。 生气远出,不着死灰。 妙造自然,伊谁与裁。 十四、缜密 是有真迹,如不可知。 意象欲生,造化已奇。 水流花开,清露未晞。 要路愈远,幽行为迟。 语不欲犯,思不欲痴。 犹春于绿,明月雪时。 十五、疏野 惟性所宅,真取不羁。 控物自富,与率为期。 筑室松下,脱帽看诗。 但知旦暮,不辨何时。 倘然适意,岂必有为。 若其天放,如是得之。 十六、清奇 娟娟群松,下有漪流。 晴雪满竹,隔溪渔舟。 可人如玉,步屟寻幽。 载瞻载止,空碧悠悠。 神出古异,淡不可收。 如月之曙,如气之秋。 十七、委曲 登彼太行,翠绕羊肠。 杳霭流玉,悠悠花香。 力之于时,声之于羌。 似往已回,如幽匪藏。 水理漩洑,鹏风翱翔。 道不自器,与之圆方。 十八、实境 取语甚直,计思匪深。 忽逢幽人,如见道心。 清涧之曲,碧松之阴。 一客荷樵,一客听琴。 情性所至,妙不自寻。 遇之自天,泠然希音。 十九、悲慨 大风卷水,林木为摧。 适苦欲死,招憩不来。 百岁如流,富贵冷灰。 大道日丧,若为雄才。 壮士拂剑,浩然弥哀。 萧萧落叶,漏雨苍苔。 二十、形容 绝伫灵素,少回清真。 如觅水影,如写阳春。 风云变态,花草精神。 海之波澜,山之嶙峋。 俱似大道,妙契同尘。 离形得似,庶几斯人。 二十一、超诣 匪神之灵,匪几之微。 如将白云,清风与归。 远引若至,临之已非。 少有道契,终与俗违。 乱山乔木,碧苔芳晖。 诵之思之,其声愈希。 二十二、飘逸 落落欲往,矫矫不群。 缑山之鹤,华顶之云。 高人画中,令色氤氲。 御风蓬叶,泛彼无垠。 如不可执,如将有闻。 识者已领,期之愈分。 二十三、旷达 生者百岁,相去几何。 欢乐苦短,忧愁实多。 何如尊酒,日往烟萝。 花覆茅檐,疏雨相过。 倒酒既尽,杖藜行歌。 孰不有古,南山峨峨。 二十四、流动 若纳水輨,如转丸珠。 夫岂可道,假体如愚。 荒荒坤轴,悠悠天枢。 载要其端,载同其符。 超超神明,返返冥无。 来往千载,是之谓乎。 虽然历代的学者从总体的诗歌风格、个别的鉴赏角度,以及具体的艺术创作的结构、语言和手法等多个侧面疏解《二十四诗品》的内容,达到了非常深入的地步,但是却没有从根本上指出全书的核心本质。这篇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主要在于它区分了诗歌意境的不同类型,更在于它论述了诗歌意境的美学本质。司空图以“比物取象,目击道存”的思维方式,将哲人对生命的体知,诗人对诗意的了悟,论者对诗思的省会三种心理活动统一起来,超越经验世界而进入实在,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司空图的诗歌理论,主要强调“思与境偕”,“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以及“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所谓“思与境偕”,就是说诗人在审美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理性与感性的统一,灵感与形象的融合;所谓“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就是超越于具体有形描写之外而暗示出来的令人驰骋遐想、回味无穷的艺术意境;而所谓“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则是诗歌直接呈示的风采韵度、滋味兴趣之外的他致他旨和余致余旨。 作为这一审美理想的直接体现,《二十四诗品》的每一首都精美深邃,富于形象性、思辩性和哲理性。它是有无相生,虚实相形,主客相通,诗思谐和的全息图像。它所敞开的可能性,具有极为丰富的“象外之象”和“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二十四诗品》产生以后,对中国文学史发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历代各种丛书,均有辑录。同时,在中国近古文学史上标榜“性灵”与“神韵”的两个重要流派,都从中寻找自己的理论依据。现代学者研究中国文学批评史和中国美学史,也都把《二十四诗品》看作意境诠释的典范。 不仅如此,《二十四诗品》还远播外国,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在西方,最早翻译和论及此书的,是英国汉学家翟理思的《中国文学史》(1901年纽约),此后克兰默·宾在《翠玉瑟琶:中国古诗选》宙(1909年伦敦)中进行了更精道的阐述,说它“引导我们一种特殊的途径进入了富有魅力、无限自由的宇”。此后西方对《二十四诗品》的翻译、研究日益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苏联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1946年发表了他的硕士论文《一篇关于中国诗人的长诗:司空图的〈诗品〉翻译和研究》,使《二十四诗品》在苏联的汉学研究中成为一个热点。日本学者对《二十四诗品》的研究也作出了相当优秀的工作,如《二十四诗品举例》、《诗品详解》等。 ~~~~~~~~~~~~~~~~~~~~~~~~~~~~~~~~~~~~~~~~~~~~~~~~~~~~~~```` 司空图 (837~908年)字表圣,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唐代著 名诗歌理论家、美学家。其作《诗品》对后世诗作影响极大。 牡丹 得地牡丹盛,晓添龙麝香。主人犹自惜,锦幕护春霜。 牡丹 中国名花异国香,花开得地更芬芳。才呈冶态当春画,却敛妖姿向夕阳。 有感 国事皆须救未然,汉家高阁漫凌烟。功臣尽遣词人赞,不省沧洲画鲁连。 歌 处处亭台只坏墙,军营人学内人妆。太平故事因君唱,马上曾听隔教坊。 偈 人若憎时我亦憎,逃名最要是无能。后生乞汝残风月,自作深林不语僧。 鹏 不是流莺独佔春,林间彩翠四时新。应知拟上屏风画,偏坐横枝亦向人。 白菊杂书四首 黄昏寒立更披襟,露浥清香悦道心。却笑谁家扃绣户,正薰龙麝暖鸳衾。 四面云屏一带天,是非断得自翛然。此生只是偿诗债,白菊开时最不眠。 狂才不足自英雄,仆妾驱令学贩舂。侯印几人封万户,侬家只办买孤峰。 黄鹂啭处谁同听,白菊开时且剩过。漫道南朝足流品,由来叔宝不宜多。 漫题 经乱年年厌别离,歌声喜似太平时。词臣更有中兴颂,磨取莲峰便作碑。 率题 宦路前衔閒不记,醉乡佳境兴方浓。一林高竹长遮日,四壁寒山更闰冬。 涧户 涧户芳烟接水村,乱来归得道仍存。数竿新竹当轩上,不羡侯家立戟门。 故乡杏花 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华上二首 故国春归未有涯,小栏高槛别人家。五更惆怅回孤枕,犹自残灯照落花。 关外风昏欲雨天,荠花耕倒枕河壖。村南寂寞时回望,一只鸳鸯下渡船。 梦中 几多亲爱在人间,上彻霞梯会却还。须是蓬瀛长买得,一家同占作家山。 榜下 三十功名志未伸,初将文字竞通津。春风漫折一枝桂,烟阁英雄笑杀人。 涔阳渡 楚田人立带残晖,驿迥村幽客路微。两岸芦花正萧飒,渚烟深处白牛归。 偶作 索得身归未保閒,乱来道在辱来顽。留侯万户虽无分,病骨应消一片山。 寓居有感三首 亦知世路薄忠贞,不忍残年负圣明。只待东封沾庆赐,碑阴别刻老臣名。 不放残年却到家,衔杯懒更问生涯。河堤往往人相送,一曲晴川隔蓼花。 黑须寄在白须生,一度秋风减几茎。客处不堪频送别,无多情绪更伤情。 淮西 鳌冠三山安海浪,龙盘九鼎镇皇都。莫誇十万兵威盛,消个忠良效顺无。 河湟有感 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自乡北归 巴烟幂幂久萦恨,楚柳绵绵今送归。回避江边同去雁,莫教惊起错南飞。 青龙师安上人 灾曜偏临许国人,雨中衰菊病中身。清香一炷知师意,应为昭陵惜老臣。 山中 凡鸟爱喧人静处,閒云似妒月明时。世间万事非吾事,只愧秋来未有诗。 有感二首 自古经纶足是非,阴谋最忌夺天机。留侯却粒商翁去,甲第何人意气归。 古来贤俊共悲辛,长是豪家拒要津。从此当歌唯痛饮,不须经世为閒人。 閒夜二首 道侣难留为虐棋,邻家闻说厌吟诗。前峰月照分明见,夜合香中露卧时。 此身閒得易为家,业是吟诗与看花。若使他生抛笔砚,更应无事老烟霞。 雨中 维摩居士陶居士,尽说高情未足誇。檐外莲峰阶下菊,碧莲黄菊是吾家。 送道者二首 洞天真侣昔曾逢,西岳今居第几峰。峰顶他时教我认,相招须把碧芙蓉。 殷勤不为学烧金,道侣惟应识此心。雪里千山访君易,微微鹿迹入深林。 重阳阻雨 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犹胜登高閒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 省试 粉闱深锁唱同人,正是终南雪霁春。閒系长安千匹马,今朝似减六街尘。 有赠 有诗有酒有高歌,春色年年奈我何。试问羲和能驻否,不劳频借鲁阳戈。 證因亭 峰北幽亭愿證因,他生此地却容身。上方僧在时应到,笑认前衔记写真。 顷年陪恩地赴甘棠之召感动留题 去时憔悴青衿在,归路凄凉绛帐空。无限酬恩心未展,又将孤剑别从公。 九月八日 已是人间寂寞花,解怜寂寞傍贫家。老来不得登高看,更甚残春惜岁华。 敷溪桥院有感 昔岁攀游景物同,药炉今在鹤归空。青山满眼泪堪碧,绛帐无人花自红。 寺阁 昔岁登临未衰飒,不知何事爱伤情。今来揽镜翻堪喜,乱后霜须长几茎。 武陵路 橘岸舟间罾网挂,茶坡日暖鹧鸪啼。女郎指点行人笑,知向花间路已迷。 南北史感遇十首 雨淋麟阁名臣画,雪卧龙庭猛将碑。不用黄金铸侯印,尽输公子买蛾眉。 汉世频封万户侯,云台空峻谢风流。江南不有名儒相,齿冷中原笑未休。 天风斡海怒长鲸,永固南来百万兵。若向沧洲犹笑傲,江山虚有石头城。 花迷公子玉楼恩,镜弄佳人红粉春。不信关山劳远戍,绮罗香外任行尘。 兵围梁殿金瓯破,火发陈宫玉树摧。奸佞岂能惭误国,空令怀古更徘徊。 行乐最宜连夜景,太平方觉有春风。千金尽把酬歌舞,犹胜三边赏战功。 桃芳李艳年年发,羌管蛮弦处处多。海上应无三岛路,人间惟有一声歌。 佳人自折一枝红,把唱新词曲未终。惟向眼前怜易落,不如抛掷任春风。 景阳楼下花钿镜,玄武湖边锦绣旗。昔日繁华今日恨,雉媒声晚草芳时。 乱后人间尽不平,秦川花木最伤情。无穷红艳红尘里,骤马分香散入营。 狂题二首 草堂旧隐犹招我,烟阁英才不见君。惆怅故山归未得,酒狂叫断暮天云。 须知世乱身难保,莫喜天晴菊并开。长短此身长是客,黄花更助白头催。 茶花 景物诗人见即誇,岂怜高韵说红茶。牡丹枉有三春力,开得方知不是花。 秋燕 从扑香尘拂面飞,怜渠只为解相依。经冬好近深炉暖,何必千岩万水归。 见后雁有感 笑尔穷通亦似人,高飞偶滞莫悲辛。却缘风雪频相阻,只向关中待得春。 移桃栽 独临官路易伤摧,从遣春风恣意开。禅客笑移山上看,流莺直到槛前来。 忆中条 燕辞旅舍人空在,萤出疏篱菊正芳。堪恨昔年联句地,念经僧扫过重阳。 乐府 五更窗下簇妆台,已怕堂前阿母催。满鸭香薰鹦鹉睡,隔帘灯照牡丹开。 放龟二首 却为多知自不灵,今朝教汝卜长生。若求深处无深处,只有依人会有情。 世外犹迷不死庭,人间莫恃自无营。本期沧海堪投迹,却向朱门待放生。 灯花三首 蜀柳丝丝幂画楼,窗尘满镜不梳头。几时金雁传归信,剪断香魂一缕愁。 姊姊教人且抱儿,逐他女伴卸头迟。明朝斗草多应喜,剪得灯花自扫眉。 闰前小雪过经旬,犹自依依向主人。开尽菊花怜强舞,与教弟子待新春。 偶题三首 浮世悠悠旋一空,多情偏解挫英雄。风光只在歌声里,不必楼前万树红。 小池随事有风荷,烧酹倾壶一曲歌。欲待秋塘擎露看,自怜生意已无多。 辽阳音信近来稀,纵有虚传逼节归。永日无人新睡觉,小窗晴暖螖虫飞。 华下对菊 清香裛露对高斋,泛酒偏能浣旅怀。不似春风逞红艳,镜前空坠玉人钗。 与都统参谋书有感 惊鸾迸鹭尽归林,弱羽低垂分独沈。带病深山犹草檄,昭陵应识老臣心。 漫题 无宦无名拘逸兴,有歌有酒任他乡。看看万里休徵戍,莫向新词寄断肠。 商山二首 清溪一路照羸身,不似云台画像人。国史数行犹有志,只将谈笑继英尘。 马上搜奇已数篇,籍中犹愧是顽仙。关头传说开元事,指点多疑孟浩然。 与伏牛长老偈二首 不算菩提与阐提,惟应执著便生迷。无端指个清凉地,冻杀胡僧雪岭西。 长绳不见系空虚,半偈传心亦未疏。推倒我山无一事,莫将文字缚真如。 客中重九 楚老相逢泪满衣,片名薄宦已知非。他乡不似人间路,应共东流更不归。 柳二首 谁家按舞傍池塘,已见繁枝嫩眼黄。漫说早梅先得意,不知春力暗分张。 似拟凌寒妒早梅,无端弄色傍高台。折来未有新枝长,莫遣佳人更折来。 光启丁未别山 草堂琴画已判烧,犹托邻僧护燕巢。此去不缘名利去,若逢逋客莫相嘲。 石楠 客处偷閒未是閒,石楠虽好懒频攀。如何风叶西归路,吹断寒云见故山。 力疾马上走笔 酿黍长添不尽杯,只忧花尽客空回。垂杨且为晴遮日,留遇重阳即放开。 华阴县楼 丹霄能有几层梯,懒更扬鞭耸翠蜺。偶凭危栏且南望,不劳高掌欲相携。 南至四首 今冬腊后无残日,故国烧来有几家。却恨早梅添旅思,强偷春力报年华。 花时不是偏愁我,好事应难总取他。已被诗魔长役思,眼中莫厌早梅多。 年华乱后偏堪惜,世路抛来已自生。犹有玉真长命缕,樽前时唱缓羁情。 一任喧阗绕四邻,閒忙皆是自由身。人来客去还须议,莫遣他人作主人。 莲峰前轩 人间上寿若能添,只向人间也不嫌。看著四邻花竞发,高楼从此莫垂帘。 步虚 阿母亲教学步虚,三元长遣下蓬壶。云韶韵俗停瑶瑟,鸾鹤飞低拂宝炉。 剑器 楼下公孙昔擅场,空教女子爱军装。潼关一败吴儿喜,簇马骊山看御汤。 乙丑人日 自怪扶持七十身,归来又见故乡春。今朝人日逢人喜,不料偷生作老人。 携仙箓九首 岳北秋空渭北川,晴云渐薄薄如烟。坐来还见微风起,吹散残阳一片蝉。 一半晴空一半云,远笼仙掌日初曛。洞天有路不知处,绝顶异香难更闻。 决事还须更事酬,清谭妙理一时休。渔翁亦被机心误,眼暗汀边结钓钩。 迹不趋时分不侯,功名身外最悠悠。听君总画麒麟阁,还我閒眠舴艋舟。 仙凡路阻两难留,烟树人间一片秋。若道阴功能济活,且将方寸自焚修。 若有阴功救未然,玉皇品籍亦搜贤。应知谭笑还高谢,别就沧洲赞上仙。 英名何用苦搜奇,不朽才销一句诗。却赖风波阻三岛,老臣犹得恋明时。 剪取红云剩写诗,年年高会趁花时。水精楼阁分明见,只欠霞浆别著旗。 此生得作太平人,只向尘中便出尘。移取碧桃花万树,年年自乐故乡春。 浪淘沙 不必长漂玉洞花,曲中偏爱浪淘沙。黄河却胜天河水,万里萦纡入汉家。 赠日东鉴禅师 故国无心渡海潮,老禅方丈倚中条。夜深雨绝松堂静,一点飞萤照寂寥。 暮春对柳二首 萦愁惹恨奈杨花,闭户垂帘亦满家。恼得閒人作酒病,刚须又扑越溪茶。 洞中犹说看桃花,轻絮狂飞自俗家。正是阶前开远信,小娥旋拂碾新茶。 戊午三月晦二首 随风逐浪剧蓬萍,圆首何曾解最灵。笔砚近来多自弃,不关妖气暗文星。 牛誇棋品无勍敌,谢占诗家作上流。岂似小敷春水涨,年年鸾鹤待仙舟。 偶书五首 情知了得未如僧,客处高楼莫强登。莺也解啼花也发,不关心事最堪憎。 自有池荷作扇摇,不关风动爱芭蕉。只怜直上抽红蕊,似我丹心向本朝。 曾看轻舟渡远津,无风著岸不经旬。只缘命蹇须知命,却是人争阻得人。 上谷何曾解有情,有情人自惜君行。證因池上今生愿,的的他生作化生。 新店南原后夜程,黄河风浪信难平。渡头杨柳知人意,为惹官船莫放行。 喜山鹊初归三首 翠衿红觜便知机,久避重罗稳处飞。只为从来偏护惜,窗前今贺主人归。 山中只是惜珍禽,语不分明识尔心。若使解言天下事,燕台今筑几千金。 阻他罗网到柴扉,不奈偷仓雀转肥。赖尔林塘添景趣,剩留山果引教归。 虞乡北原 泽北村贫烟火狞,稚田冬旱倩牛耕。老人惆怅逢人诉,开尽黄花麦未金。 洛中三首 秋风团扇未惊心,笑看妆台落叶侵。绣凤不教金缕暗,青楼何处有寒砧。 不用频嗟世路难,浮生各自系悲欢。风霜一夜添羁思,罗绮谁家待早寒。 燕巢空后谁相伴,鸳被缝来不忍薰。薄命敢辞长滴泪,倡家未必肯留君。 寓笔 年年镊鬓到花飘,依旧花繁鬓易凋。撩乱一场人更恨,春风谁道胜轻飙。 戏题试衫 朝班尽说人宜紫,洞府应无鹤著绯。从此玉皇须破例,染霞裁赐地仙衣。 汴柳半枯因悲柳中隐 行人莫叹前朝树,已占河堤几百春。惆怅题诗柳中隐,柳衰犹在自无身。 上方 花落更同悲木落,莺声相续即蝉声。荣枯了得无多事,只是閒人漫系情。 寄王赞学 黄卷不关兼济业,青山自保老閒身。一行万里纤尘静,可要张仪更入秦。 新节 转悲新岁重于山,不似轻鸥肯复还。朱绂纵教金印换,青云未胜白头閒。 自河西归山二首 一水悠悠一叶危,往来长恨阻归期。乡关不是无华表,自为多惊独上迟。 水阔风惊去路危,孤舟欲上更迟迟。鹤群长扰三珠树,不借人间一只骑。 王官二首 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閒。总是此中皆有恨,更堪微雨半遮山。 荷塘烟罩小斋虚,景物皆宜入画图。尽日无人只高卧,一双白鸟隔纱厨。 贺翰林侍郎二首 太白东归鹤背吟,镜湖空在酒船沈。今朝忽见银台事,早晚重徵入翰林。 玉版徵书洞里看,沈羲新拜侍郎官。文星喜气连台曜,圣主方知四海安。 寄王十四舍人 几年汶上约同游,拟为莲峰别置楼。今日凤凰池畔客,五千仝雪不回头。 纶阁有感 风涛曾阻化鳞来,谁料蓬瀛路却开。欲去迟迟还自笑,狂才应不是仙才。 丙午岁旦 鸡报已判春,中年抱疾身。晓催庭火暗,风带寺幡新。 多虑无成事,空休是吉人。梅花浮寿酒,莫笑又移巡。 丁巳元日 禀朔华夷会,开春气象生。日随行阙近,岳为寿觞晴。 作睿由稽古,昭仁事措刑。上玄劳眷佑,高庙保忠贞。 星变当移幸,人心喜奉迎。传呼清御道,雪涕识臣诚。 鼎饪和方济,台阶润欲平。扶天咨协力,并日召延英。 金跃洪炉动,云驱众蛰惊。关中留王气,席上纵奇兵。 累降搜贤诏,兼持进善旌。短辕收骥步,直路发鹏程。 自乏匡时略,非沽矫俗名。鹤笼何足献,蜗舍别无营。 羸带漳滨病,吟哀越客声。移居荒药圃,耗志在棋枰。 醉忘身空老,书怜眼尚明。偶能甘蹇分,岂是薄浮荣。 虑戒防微浅,●知近利轻。献陵三百里,寤寐祷时清。 光启三年人日逢鹿 浮世仍逢乱,安排赖佛书。劳生中寿少,抱疾上升疏。 日暖人逢鹿,园荒雪带锄。知非今又过,蘧瑗最怜渠。 浙上重阳 登高唯北望,菊助可●明。离恨初逢节,贫居只喜晴。 好文时可见,学稼老无成。莫叹关山阻,何当不阻兵。 乙巳岁愚春秋四十九辞疾拜章将免左掖重阳独登上方 雪鬓不禁镊,知非又此年。退居还有旨,荣路免妨贤。 落落鸣蛩鸟,晴霞度雁天。自无佳节兴,依旧菊篱边。 重阳山居 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篱菊乱来成烂熳,家僮常得解登攀。 年随历日三分尽,醉伴浮生一片閒。满目秋光还似镜,慇勤为我照衰颜。 旅中重阳 乘时争路只危身,经乱登高有几人。今岁节唯南至在,旧交坟向北邙新。 当歌共惜初筵乐,且健无辞后会频。莫道中冬犹有闰,蟾声才尽即青春。 南至日 年年山●●来频,莫强孤危竞要津。吉卦偶成开病眼,暖檐还葺寄羸身。 求仙自躁非无药,报国当材别有人。鬓发堪伤白已遍,镜中更待白眉新。 五月九日 金石皆销铄,贤愚共网罗。达从诗似偈,狂觉哭胜歌。 高燕凌鸿鹄,枯槎压芰荷。此中无别境,此外是閒魔。 庚子腊月五日 复道朝延火,严城夜涨尘。骅骝思故第,鹦鹉失佳人。 禁漏虚传点,妖星不振辰。何当回万乘,重睹玉京春。 酒泉子 买得杏花,十载归来方始坼。假山西畔药栏东,满枝红。 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 二十四诗品 雄浑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反虚入浑,积健为雄。备具万物,横绝太空, 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 冲澹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荏苒在衣, 阅音修篁,美日载归。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纤秾 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幽谷,时见美人。碧桃满树,风日水滨, 柳阴路曲,流莺比邻。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沈著 绿林野室,落日气清,脱巾独步,时闻鸟声。鸿雁不来,之子远行, 所思不远,若为平生。海风碧云,夜渚月明。如有佳语,大河前横。 高古 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泛彼浩劫,窅然空纵。月出东斗,好风相从, 太华夜碧,人闻清钟。虚伫神素,脱然畦封,黄唐在独,落落元宗。 典雅 玉壶买春,赏雨茆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 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澹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洗炼 犹矿出金,如铅出银,超心炼冶,绝爱缁磷。空潭泻春,古镜照神, 体素储洁,乘月反真。载瞻星辰,载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劲健 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饮真茹强,蓄素守中, 喻彼行健,是谓存雄。天地与立,神化攸同,期之以实,御之以终。 绮丽 神存富贵,始轻黄金,浓尽必枯,淡者屡深。雾余水畔,红杏在林, 月明华屋,画桥碧阴。金樽酒满,伴客弹琴,取之自足,良殚美襟。 自然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与道俱往,著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 真与不夺,强得易贫。幽人空山,过雨采蘋,薄言情悟,悠悠天钧。 含蓄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沈浮。 如漉满酒,花时反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豪放 观化匪禁,吞吐大荒;由道反气,处得易狂。天风浪浪,海风苍苍。 真力弥满,万象在旁。前招三辰,后引凤凰;晓策六鳌,濯足扶桑。 精神 欲反不尽,相期与来,明漪绝底,奇花初胎。青春鹦鹉,杨柳楼台, 碧山人来,清酒满杯。生气远出,不著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 缜密 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水流花开,清露未晞, 要路愈远,幽行为迟。语不欲犯,思不欲痴,犹春于绿,明月雪时。 疏野 惟性所宅,直取弗羁。控物自富,与率为期。筑室松下,脱帽看诗。 但知旦暮,不辨何时。倘然自适,岂必有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 清奇 涓涓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满竹,隔溪鱼舟。可人如玉,步渫寻幽, 载瞻载止,空碧悠悠。神出古异,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气之秋。 委曲 登彼太行,翠绕羊肠。杳霭深玉,悠悠花香。力之于时,声之于羌。 似往已回,如幽匪藏。水理漩洑,鹏风翱翔。道不自器,与之圜方。 实境 取语甚直,计思匪深。忽逢幽人,如见道心。清涧之曲,碧松之阴, 一客荷樵,一客听琴。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冷然希音。 悲慨 大风捲水,林木为摧。适苦欲死,招憩不来。百岁如流,富贵冷灰。 大道日丧,若为雄才。壮士拂剑,浩然弥哀。萧萧落叶,漏雨苍苔。 形容 绝伫灵素,少回清真。如觅水影,如写阳春。风云变态,花草精神; 海之波澜,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尘。离形得似,庶几斯人。 超诣 匪神之灵,匪机之微,如将白云,清风与归。远引若至,临之已非。 少有道契,终与俗违。乱山乔木,碧苔芳晖。诵之思之,其声愈稀。 飘逸 落落欲往,矫矫不群,缑山之鹤,华顶之云。高人惠中,令色氤氲。 御风蓬叶,泛彼无根。如不可执,如将有闻。识者期之,欲得愈分。 旷达 生者百岁,相去几何,欢乐苦短,忧愁实多。何如樽酒,日往烟萝, 花复茆檐,疏雨相过。倒酒即尽,杖黎行歌,孰不有古,南山峨峨。 流动 若纳水錧,如转丸珠,夫其可道,假体如愚。荒荒坤轴,悠悠天枢。 载要其端,载闻其符。超超明神,反反冥无。来往千载,是之谓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