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1|回复: 17

[佳作转载] 明代竟陵派诗人钟惺

[复制链接]

544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4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8-29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扬之水 于 2019-8-29 23:45 编辑

明代竟陵派诗人钟惺
        钟惺(1574~1624) 文学家。字伯敬,一作景伯,号退谷、止公居士,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钟一贯任武进(今属江苏)学训。万历三十八年中(1610)进士,授行人,掌管诗诣及册封事宜。后历任南京礼部祭祠司主事,南京礼部仪制司郎中等职。在南京时,简淡自持,于秦淮河畔租一楼屋,伏案读史至深夜,每有所得辄记之,撰成《史怀》一书,评论古史,“多所发明,有古贤所不逮者”。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天启初年,钟惺升任福建提学佥事,他在闽中仍倡幽峭诗风,并且参以禅旨,令人莫测高深,有“诗妖”之名。于天启五年(1625)病逝于家,享年52岁。
       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钟一贯任武进(今属江苏)学训。万历三十八年中(1610年)进士,授行人,掌管诗诣及册封事宜。次年,他以奉节使臣出使成都;后又出使山东。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再赴贵州,主持乡试。后迁工部主事,又由北京调往江南,任南京礼部祭祠司主事,迁南京礼部仪制司郎中。在南京时,钟惺简淡自持,于秦淮河畔租一楼屋,伏案读史至深夜,每有所得辄记之,撰成《史怀》一书,评论古史,“多所发明,有古贤所不逮者”。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喜游名山大川,曾与林古度同登泰山。天启初年,钟惺升任福建提学佥事,他在闽中仍倡幽峭诗风,并且参以禅旨,令人莫测高深,有“诗妖”之名。江南张泽、华淑,闽人蔡复一等,倾心附和,把钟惺奉为“深幽孤峭之宗”。不久,钟惺因丧父,回家守制,竟于天启五年(1625年)病逝于家,享年五十二岁。卒葬天门县城南鲁家畈(今天门县李场)。至今墓碑尚存。明清时,县内立有“钟谭合祠”,坊题“天下文章”四字。遗址在今天门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之东。 后人将他的诗文辑为《隐秀轩集》。他与同里谭元春评选-诗,作《唐诗归》;又评选隋以前的诗,作《古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
     
《夏商野史》,又名《夏商合传》,为明代文学家钟惺著。该书版本主要有清嘉庆甲戍(1814)年稽古堂《夏商合传》剎本,辑《有夏志传》四卷十九回与《有商志传》四卷十二回,二者合计三十一回。作者:题“景陵锺惺伯敬父”,“古吴冯梦龙犹龙父鉴定”,均系伪托。书中屡屡提及“后人余季岳”如何如何“赞之”“笑之”,是否其人即为作者,存疑。前十九回叙述夏朝历史,重点比较了圣君贤臣与昏君小人两类角色;后十二回叙述商朝历史,重点描述了周灭商的经过。
       在他的著作中有不少是评诗和论诗的,但因其推崇“幽深孤峭”的艺术风格,故他的诗论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没有特别的影响。钟惺在《诗论》中把理论关注的视点对准了读者的阅读和理解,并对传统的诗歌本体论和解读方式进行重新认识和发出诘难。他首先指出:“说《诗》者,不必皆有当于《诗》”。对于诗作品的阅读和解释,不一定都要切合作品的原义。他认为,孔子删编《诗经》、其七十二子弟学《诗》引《诗》,春秋列国大夫在盟会、聘问等外交场合赋《诗》,以至韩婴传《诗》等,他们都不一定完全切合《诗》的本文本义,便又都觉得和《诗》的意义没有什么不相符的地方。
       钟惺所说的“诗”指《诗经》,但他所论述的道理,却适用于一切文学作品。钟惺《诗论》的突出成就就在于创立了中国古代接受美学理论,尽管他在《诗论》中没有提出一整套与此相关的概念术语,但其分析的视角和把握的途径完全是从读者的阐释和接受入手,把读者的阅读活动看成是诗创作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正是接受阐释理论其关键所在。
      
钟惺的“诗”为活物说,是对读者接受的主动性的揭示,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首次从诗经阐释学的角度提出的新命题。其所谓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因此“其皆可以说《诗》者,即在不必皆有当于《诗》之中。”凡是对《诗》的理解和解释,都没有必要去追寻作品中作者的原义。
      
如何理解作品中的活?
       第一,作品活在不同的理解之中。自古以来,人们对诗经就有多种解读,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但他们都是成立的,因为不必皆有当于诗,而皆可以说诗。
      
第二,活是作品本身的一种客观属性。这是由于:一是诗歌意蕴丰富,其意义难以被特定的读者所穷尽;二是诗歌文体具有断章取义的形式特点,决定了读者可以从多种角度去感受、品味它的内容,而读者个体对作品意蕴的创造性领会,就是西方所说的赋予和追加。
      
第三,活的实现,离不开鉴赏者主观条件的变化。钟惺基于自己的阅读经验,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作品会常读常新?趣以境生,情以日徙。个人尚且如此,不同时代的读者所见不同也再所难免。
      
活物说的提出,说明钟惺已经把文学鉴赏的中心,转到了对作品内在意蕴的把握上来。钟惺强调艺术感受力的重要,充分肯定了诗歌活的特性,高度重视读者在鉴赏过程中的再创造作用,不去附和古典文学研究中偏重名物训诂,强调学问功底的正统。诗之为活物,正是要给读者的创造性理解和想象留有余地,以便使有进于是者,神而明之,引而伸之,使读者从作品的内在意蕴方面去深切领会。
       钟惺诗文主张反拟古,主性灵,有积极一面,他的求新求奇文风,对传统散文有所突破,与公安派一样,对晚明小品文的大量产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其狭窄的题材及情怀,艰涩幽冷的语言及文风,无疑也束缚了他在创作上取得更大的成就。清代曾将“公安”、“竟陵”之作列为“诋毁排击甚烈”。吴景旭《历代诗话》卷七十九说:“伯敬诗清迥自异,全用欧九飞盖桥玩月笔法,与谭友夏选《古唐诗归》,一时翕然称之。”
       钟惺诗作选录:
秋日舟中题胡彭举秋江卷
望远写秋江,秋意无起止。
何曾见寸波,竟纸皆秋水。
烟中过寒山,江净翻如纸。
空色有无间,身在秋江里。
忠州雾泊
渔艇官舟晓泊同,蜀江愁雾不愁风。
烟生野聚汀寒外,云满山城水气中。
曲岸川回翻似尽,遥天峰没却如空。
依稀往日丹枫路,稍见霜前远近红。
秋晓
清秋但觉晓犹清,起趁空明绕砌行。
在竹露沾星下影,出林鸦带夜来声。
烟随历乱孤光去,人语稀微众动生。
高枕倒衣皆此际,纷然喧静各为情。
秋夜集俞伯彭园池
闲园无意作衰天,水气花阴事事然。
霜后芙蓉犹有露,冬前杨柳暂为烟。
鱼龙夜惜残秋去,乌鹊寒惊片月迁。
四序栖寻吾欲遍,爱君不独在林泉。
江行俳体十二首 其十一
潮褪金焦岸稍巉,断虹嵌壁剑双椷。
岚堆积翠深藏壑,雨隔残红半露岩。
近海蜃睛朝列市,乘风鱼背昼张帆。
新荷香遍吴江水,思制潇湘隐士衫。
暮春水仙花 其三
万花如燄柳如烟,常??冰绡畏不前。
曾在水边衣不湿,可知入火不能然。
汨流河驿
叶减秋无几,流深月不难。
沙星疏欲活,霜火湿争残。
天水群情定,禽鱼积气安。
病身多闭户,惭负此光寒。
雨发九湾至归州
乱山无清晓,云水但稠浊。
累日行重岚,丛密何由豁。
安知兹壁外,不有朝暾跃。
颓云初离洞,流出将焉托。
岭半一人家,如鸟巢阿阁。
人语向空濛,烟火出冥漠。
隔江望秭归,残阳见井郭。
胡为既济后,昏暮犹墟落。
瞿唐
至此始称峡,岸束江龃龉。江势有往还,前山几茹吐。
两崖何所争,终古常相拒。水石日夜戛,无所触而怒。
滟滪根孤危,悍流不能去。立石如堵墙,中劈才一缕。
岸回不见江,舟行无乃迕。舟过其隙中,乃知此其户。
还顾始自失,怃然警徒旅。
西陵峡
过此即大江,峡亦终于此。前途岂不夷,未达一间耳。
辟入大都城,而门不容轨。虎方错其牙,黄牛喘未已。
舟进却湍中,如狼疐其尾。当其险夷交,跳伏正相踦。
回首黄陵没,此身才出匦。不知何心魂,禁此七百里。
梦者入铁围,醒犹忘在几。赖兹历奇奥,得悟垂堂理。
北固夜归
游迟畏晚天,晚际反凄妍。
好月下山路,顺风归浦船。
云涛孤棹外,市坞半灯边。
回首苍苍处,金焦在乱烟。
寄怀表兄王幼振兼邀枉过
病来疏旧友,老至念周亲。
五十余中表,存亡凡几人。
回头梨栗日,弹指杖舆身。
莫悔前时阔,从今相过频。
沈雨若自常熟过访(时喜得受之书)
见君疑旧识,不必故人书。
所念久离别,欣闻近起居。
朋来鸿雁后,雨止菊花初。
得问虞山树,寒红三月如。
月下新桐喜徐元叹至
是物多妨月,桐阴殊不然。
长如晨露引,不隔晚凉天。
绿满清虚内,光生幽独边。
怀新君亦尔,到在夕阳先。
宿浦口周生池馆
江边事事作山家,复有山斋著水涯。
一壑阴晴生草树,六时喧寂在莺花。
潮寻故步沙频失,烟叠新痕岭若加。
信宿也知酬对浅,暂将心迹寄幽遐。
花山礼铜殿
一路阴晴屡不分,山中风候易纷纭。
村过数日无红叶,江近双峰似白云。
蛇虎夜深求忏度,鼓钟人定示声闻。
可怜世外僧经济,金火须臾历劫勋。
咏秋海棠
墙壁固吾分,烟霜亦是恩。
光轻偏到蒂,命薄幸馀根。
笑泣谁能喻,荣衰不敢论。
年年秋色下,幽独自相存。
江行俳体十二首 其二
五载前曾说此游,问程结伴几春秋。
艰难水陆千余里,大小关梁六易舟。
畏路刺船频裸体,乘流开柁缓梳头。
顺风一日行三日,莫待依滩怨石尤。
江行俳体十二首 其三
虚船也复戒偷关,枉杀西风尽日湾。
舟卧梦归醒见水,江行怨泊快看山。
弘羊半自儒生出,馁虎空传税使还。
近道计臣心转细,官钱曾未漏渔蛮。

544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4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8-29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所举诗作来看,竟陵派诗歌虽以“幽深孤峭”为格,但有些诗作却并不觉得幽深,出语典致清奇,诗意婉幽,七律作品相对写得较为新奇晦意,与唐人作品意趣相近,读之余味无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4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8-29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诗论中,能从读者接受角度来提倡个性理解和解读(现代的接受美学),当真是难能可贵。因为对古代诗论大多从精确理解诗人作品原义角度入手,总体上缺少从读者接受角度的审美体验来论诗,这一点是钟惺与之前的论诗有所不同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8-30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情逸思飘、音韵自成、气畅志远,学习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8-30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文笔隽秀,博识豪情、寄意深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8-30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构思精巧!通达晓畅!清新雅逸!意境开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8-30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采风流,文辞精炼!优美流畅!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8-30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陶融古今、骨秀境清。构思精巧!蕴藉含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4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1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道闲时也是愁,无心疏懒自甘囚。千篇过眼蝇虫字,添得书生一日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4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2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昏昏镇日只空心,书卷蒙尘绝响琴。 一片伤怀落风叶,飘飞无迹惘然寻。随吟一首,权作赏读之帖,问好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2 09: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