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谋篇,善布局 明王骥德在《曲律》中说:“作曲,犹造宫室者然。工师之作室也,必先定规式,自前门而厅、而堂、而楼,或三进、或五进、或七进,又自两厢而及轩寮,以至廪庾、庖湢、藩垣、苑榭之类,前后、左右、高低、远近、尺寸无不了然胸中,而后可施斤斵。作曲者,亦必先分段数,以何意起,何意接,何意作中段敷衍,何意作后段收煞,整整在目,而后可施结撰”。这段话对于我们散曲的创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一篇曲作,不管是套曲还是小令,都应讲究全篇的结构,注重谋篇布局,这样才能显得层次清楚,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意愿,突出作品的思想内容。 我们来看马致远写的一首小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吗。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越调·天净沙】秋思》,要表达的是一个漂泊天涯的游子苍凉孤寂的心境。要把这一主题突现出来,如何安排结构,怎么样谋篇布局就尤为重要了。它的前三句以一个鼎足对的形式勾画了一幅秋之图景。前三句这样安排,紧紧围绕主题,为人物的活动铺设了一个典型的环境。没有这三句,人物的活动就失去了依托,游子苍凉孤寂的心境就不可能表现出来。它既是全篇的开头,也是全篇的主体。有了这三句,接着用“夕阳西下”一句承上启下,很自然的引出“断肠人在天涯”的直抒胸臆,结束全篇。全篇五句,前三句直切主题,为后文铺垫。后两句承前抒情,深化主题。整篇层次分明,不枝不蔓,其谋篇布局的精到之处确实令人叹服。 再看白朴的《【双调·驻马听】吹》:“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这首小令的题目是《吹》,着重是写吹笛人的高超技艺和自己的感受。为突出这一主题,作者将全篇分为三个层次来写。首二句入题,以夸张的手法从听觉上渲染笛声的清亮。接下来四句从视觉上来表现笛声的优美和感人,更深层次地写出了吹笛人超凡脱俗的技艺,并在描写中融合了自己的感受,使作品的内容显得非常丰满。最后两句以“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来收束全篇,以清幽的环境和想象糅合进自己的感受,给人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感觉。三个层次各有所重,互相关联,而又无一不紧扣主题,在结构布局上严丝无缝,浑然一体。 从前人的作品中,我们应该得到启示:制曲时先写什么,次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一定要有通篇的考虑,不能随意地写到什么地方就是什么地方。没有通盘的考虑,没有巧妙的结构布局,作品就会层次不清,结构松散,杂乱无章,难以彰显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