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4|回复: 11

[诗词理论] 好好学习古人阐述格律的技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23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好好学习古人阐述格律的技巧2019.05.23
1.以自己的诗作例阐术格律要求:
格律是死的,以自已的诗来阐述格律,是指导学诗者掌握格律,跟诗的好坏无涉,故非自吹自擂。而引用身边之人的诗,又难免有吹捧之嫌.
如元殑在阐述调声之术之一{【换头】时,兢先引出自己的一首五律。指出诗应换头。即上句头两字为平平,次句头两字应为仄仄(,联内应换头,若非则犯平头),次句头两字应为仄仄(联间应平头,否则失粘)。“次句头两字又平:如此轮转,自初以终篇,名为双换头,是最善也。
若做不到双换头,那么第二字必换(若犯则失对或失粘)此亦名为换头,然不及双换。”而第一字同平无妨,而同仄“则声不调也。可不慎欤!
为什么不能同仄呢?因不能形成上下字平仄互顶,则不犯单平即犯单仄。如;
平仄***,平平***(上句犯单仄,犯单仄为小拗)
仄平***,仄仄***(上句犯单平,,犯单仄则为大拗)
.......
2.引用古人古诗不合近体诗:
古诗不讲平仄,兼多已成集,诗例好找.若找近人古体或律诗,难免有夹嫌损人,故大不宜.
元兢在阐述护腰术时,就引庾信诗,曰:谁言气盖代,晨起帐中歌说明腰,谓五字之中第三字也;护者,上句之腰不宜与下句之腰同声。然同去上入则不可用,平声无妨”。
这样大家就明白腰同仄为不调。宜护其腰,慎勿如此
有些不明此理的人认为举例为“永明体”,不是指导写近体的,实在是不过恼。为什么呢,古诗是不讲平仄的(犯八病处除外),拿古诗来论平仄,岂不是废话?
3.引用古人古诗不合近体诗:
近人诗由于当时通讯和出版不似现在这么方便,而古人诗较好找,用来举例则得心应手。
元兢在阐述相承术时,就引用谢康乐诗云:溪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王中书诗:待君竟不至,秋雁双双飞。说明相承者,若上句五字之内,去上入字则多,而平声极少者,则下句用三平承之
上例即今王力先生诗论中:上句大拗,下句第三字拗平的他救法。
下例则人少知之,三平救三仄之术也。王力先生称三平尾为大忌不知有据可证吗?
同二,也不能因引用古诗不能用于指导近体写作。来否定元兢之论。
4.引用近体诗,改动正确的说明如何遵循格律:
律诗定体】是王士祯先生后人及门生收集整理的家塾传本”,是不示外人的。
据传此书是文革后期由图书馆管理人员在故纸堆中发现并刊出的。
渔洋先生先举例:
粉署依丹禁,城虚爽气多。(如单句依字拗用仄,则双句爽字必拗用平。)
从该联指出”下句若为仄,即“平已令单”,则“拗用平
王力先生根据一三五不论原则定为小拗,并说可救可不救是站不住脚的。
凡不合正格的均为拗,诗坛公认的是单仄为小拗,单平为大拗。渔洋先生的“平不令单”论強调单平必救。也不能因能举出大量反证而否定正确理论。
漁洋先生又指出:好风天上至,(如上字拗用平,则第三字必用仄救之。古人第三字拗用者多,若第四句则不可。)
”字是在此句第四字位置,若拗平则为四拗句,中平平平仄,这句式为单仄句,属非律句。为救单仄的非律句。必须将第三字也拗成:中平仄平仄,此即四拗三救句,王力先生称特拗句
将此句式认为是三拗四救句是沒有道理的。
1.三拗句式为平平仄仄仄,可救可不救,且多不救,若救则采用下三承法;
2.说上救下不合逻辑者是不写诗的谬论
3.因此句失替而否认其合律性也是不值一驳
雨梦曰:文人以相亲为上,非至辛好友或初学求教,断不可自恃博学,随心所欲胡评滥点,则难免口角相争,遭骂是难免的。我们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古贤人之评诗之道呢?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5-23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陶融古今、骨秀境清。构思精巧!蕴藉含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5-23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文笔隽秀,博识豪情、寄意深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5-23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情逸思飘、音韵自成、气畅志远,学习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5-23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新雅句!描写生动!流畅自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29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5-23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扬之水 于 2019-5-23 22:56 编辑

请问先生:李白诗“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上句应是大拗,下句第三字拗平相救是吗?也应该算是护腰对吗?“红颜弃轩冕,白首卧云松”上句为四拗三救句是吗?应该就没有护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24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扬之水 发表于 2019-5-23 22:53
请问先生:李白诗“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上句应是大拗,下句第三字拗平相救是吗?也应该算是护腰对吗? ...

护腰术指的是,上句为未救的拗句,而“红颜弃轩冕,”属己救句式,故下句不需救。若护腰则成三平尾句了,更不可取。
若如上句,属可救可不救句式,(这里不是指王力所说的小拗,而是“平仄仄平仄”本身就是个己救句)而下句“风流天下闻”可当作是朴救上句小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0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29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5-24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9-5-24 08:37
护腰术指的是,上句为未救的拗句,而“红颜弃轩冕,”属己救句式,故下句不需救。若护腰则成三平尾句了, ...

明白了,谢谢老师指导,问老师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5-24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采风流,文辞精炼!优美流畅!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5-24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拜读,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1 11: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