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13|回复: 70

文心许是通灵气

[复制链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33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4-12-29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夏爱菊 于 2014-12-29 14:52 编辑

文心许是通灵气
——读夏爱菊《月季花开》

雷于怀

      黄冈诗坛多才女,颇有一批诗词写得很不错的女诗人。夏爱菊女士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她五十四岁开始学写诗词,至今不过三年。三年来,她写出诗词一千多首,一年印出一本诗集,水平也一年比一年提高。这就不能不令我感到由衷敬佩了。
      夏爱菊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呢?我想首先要归于她勤奋刻苦的精神。她自知起点不高,起步也不算早,“笨鸟早启程,龟路不歇闲”(《大山的女儿》其十二),决心付出比他人更多的努力。“闲开书一卷,入定会前唐”(《读书》)、“苦读诗书香溢齿”(《抒怀》)、“且把繁星捻做灯,探尽书山美”(《卜算子·和若谷闲翁先生<夜半无眠偶成>》),她认真地阅读前人的作品,唐诗、宋词、元曲,广泛涉猎,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城外觅新章,为吟佳句忙”(《坚守》)、“采得千思积,裁成五彩衣”(《出游》),她努力地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像李贺骑驴觅句一样,寻找诗的素材、诗的语言。进行写作,她更是十分勤奋,投入了全部身心。“觉醒五更天,起坐屏前。梳头活血弄诗笺”(《浪淘沙·无悔》)。清早起来,就坐到电脑前,一边梳头,一边写诗。从早写到晚,一直“写向阑珊灯火时”(《和谢刘相法老师……》)。冬天严寒,手指都难以屈伸,她就“棉衣棉裤裹全身,驻守吟园种绿茵”(《自赞》),仍然坚持写作不停笔。有时竟到了如痴如狂的境地:“一从学韵上红坛(指红袖添香诗词网——作者),日也思来夜也缠。晨起匆忙开电脑,更深仍在弄吟笺。水壶烧哑忘关闸,蔬菜将吞未放盐。夫曰妻呀疯了也,哈哈声罢又如前”(《自乐》)。你看她痴迷到什么程度。她在诗中写下了自己的宏愿:“吟园种韵千千万”(《踏莎行·抒怀》)、“种下南山花万朵,送给人间”(《浪淘沙·无悔》)、“今生再约九千日,写尽青山绿水词”(《和谢逍遥书剑客先生……》)。夏爱菊作为一位年近六十的女士,如此勤奋、执着于诗词文化,我们能不为之感动,并要向她学习吗?
      不过话说回来,学诗单有勤奋刻苦是不够的,还要有诗的灵气。清人袁枚在《随园诗话·论诗的悟性》一则中,就说到了这个问题。他说,他曾强调学诗要从孩童抓起,多读汉魏六朝以及三唐两宋名家的诗作。而有一位名陶篁村的先生却告诉他:“先生之言固然,然亦视其人之天分耳。与诗近者,虽中年后,可以名家;与诗远者,虽童而习之,无益之。”袁枚说的“悟性”,陶篁村讲的“天分”,也就是诗的灵气。夏爱菊学诗在中年以后,但她确实是一个“与诗近者”,颇有学诗、写诗的灵气。她自己在《次韵柳梦云烟妹妹……》一诗中曾写到:“文心许是通灵气,天外飞来绰约姿”。因此,她能够较快地进入角色,把握诗词写作的技巧,水平一天天进步,一年年提高。   她在《反思二首》中曾谈到自己学诗的两个阶段:
犹忆当初秋菊开,吟章多在笑中裁。
无忧无虑无轻重,手握青苗任意栽。


而今沉醉凤凰台,三两诗篇颇费猜。
下笔瞻前而顾后,清风明月共徘徊。
起初写诗,“无忧无虑无轻重”,只想着要把心里想说的话写出来,没有太多的顾忌与束缚;后来,对于诗的格律、诗的要求知道得更多,反而“下笔瞻前而顾后”了。其实这正是每一个学诗者要经历的过程。郑板桥所谓“画到生时是熟时”,就是这个意思。由生到熟,又由熟到生,最后实现飞跃,达到运用自如的境地。从《月季花开》这本集子看,夏爱菊正在实现这个飞跃。给我印象最突出的有三点:
      一是她的诗富有形象感。诗要求尽量用形象说话,要给人以可以感知的形象美。即使是议论,最好借形象来表达。夏爱菊的诗,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善于运用丰富的想象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抽象的事物转化为具体的形象。比如《赞夫君》:
人言大帅哥,律己忒严苛。
廿载芝麻任,一条清水河。
      丈夫做了二十年的小官。如果对他这二十年作个评价,不仅一、两句话说不清楚,而且必然要用抽象的结论性的语言,没有一点诗味。夏爱菊却用“一条清水河”五个字来概括,写得非常好。这个比喻形象鲜明生动,寓意也十分丰富。它不仅写出了丈夫的为人清廉,还暗示出他胸怀的宽阔、心地的光明、人品的纯洁等多个方面,可以使读者回味再三。
      再如她的《愁绪》,结尾两句是:“空庭多寂寞,柳岸笼寒烟”。“寂寞”是抽象的,“愁绪”是不可捉摸的。“柳岸笼寒烟”就将它形象化、具体化了。它使人想到宋代词人贺铸的名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二是善于提炼诗的警句。诗人臧克家曾说过:“诗,要有警句。如果把诗中的每一个字比作砖瓦,那么,警句就是梁柱。”警句有如诗的眼睛,可以使诗的语言更有光彩,使诗的主旨更加凝炼,从而增强诗的吸引力。夏爱菊诗中这样的句子非常多。试举数例如下:
莫道寒来诗也冷,耕耘未歇是精神!
——《自赞》
嫔妃不过笼中物,谁遣荔枝千里来?
——《次韵唐代诗人杜牧<过华清官>》
流水光阴重,飘烟得失轻。
——《抒怀》其二
庙小轻权贵,心高向日飞。
——《抒情》其三
曾经岁月云方好,依旧南山日正宜。
——《感赋》
春风万里花千树,皓月无垠笔一枝。
——《和谢若谷闲翁先生……》
这一类句子不仅写得自然流畅,对仗工稳,而且内涵十分丰富,在极少的文字中蕴含了极大的信息量,令读者反复深思与回味。
      三是语言具有真率、明快的风格。她的诗句往往是冲口而出,直白真率,爽朗明快,好像一个心直口快的人,显得热情奔放;语言浅近自然,不做作,不装饰,不用典,既没有文人的书卷气,也没有闺阁的脂粉气。例如《七夕》:
人间七夕会情郎,已是千山雅菊黄。
月下溪边飞一语,中秋佳节闹新房。
写两位热恋的青年七夕相会,商量中秋结婚,但写得十分大胆直率,没有一点忸怩之态。这种语言到很符合今天青年男女的性格特点。
      她的这种风格在词和曲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例如:
醉妆词·留守贵妇
      这边走,那边走,抱个哈叭狗。那边走,这边走,寂寞朝朝有。寥寥数字,加上重复的句式,就把留守贵妇孤寂无聊的形象与心态刻划出来了。语言浅近,朗朗上口。
自度曲·爱媳
      南海飘来一朵花,左看无瑕,右看无瑕。笑口常开礼不差,出也妈妈,进也妈妈。何日两人变作仨?添你亲娃,添我孙娃。十分明快的语言,加上几个相同的句式,念起来极富音乐感。它充分写出了人物直率、爽朗、泼辣的个性,又具有浓厚的家庭生活气息,可以说是夏爱菊诗词风格的代表作。
      夏爱菊的诗作尽管也还存在某些不足之处,比如唱和酬赠之作比重过大,显得题材面不够宽,语言特别是诗题还可以进一步推敲等。但我相信,只要她坚持发扬耕耘不歇的精神,一定会写出许多更加成熟、更加优秀的诗作来。

发表于 2014-12-29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诗赏文,受益匪浅!问夏老师好!

点评

多谢兄弟鼓励!问好!敬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3 14:24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258

主题

2408

回帖

931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316
QQ
发表于 2014-12-30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受益匪浅

点评

多谢兄弟鼓励!问好!敬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3 14: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0

主题

111万

回帖

267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楚天风韵区总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678221

特别贡献奖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4-12-31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老师情真意切的诗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0

主题

111万

回帖

267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楚天风韵区总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678221

特别贡献奖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4-12-31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冈诗坛多才女,人杰地灵立楚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主题

4204

回帖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四海论诗区总顾问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851
发表于 2014-12-31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夏老师文心通灵,菊香四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 10: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诗人致敬!问好夏爱菊老师!祝新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87

主题

34万

回帖

95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成联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5194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1-1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雷祚的这篇点评似曾相识。记不起在那读过了。再次赏读,受益多多!

点评

多谢兄弟鼓励!问好!敬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3 14: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87

主题

34万

回帖

95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成联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5194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1-1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雷主编的这篇点评似曾相识。记不起在那读过了。再次赏读,受益多多!

点评

可能他发哪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3 14: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87

主题

34万

回帖

95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成联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5194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1-1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雷社长的这篇点评似曾相识。记不起在那读过了。再次赏读,受益多多

点评

辛苦兄弟了!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3 14: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0 01: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