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南樵子 于 2025-4-12 17:50 编辑
崖门怀古六首(并序) 崖门位于广东省冈州,即今新会,距新会城南约50多公里,银洲湖水由此出海,也是潮汐涨退的出入口。东有崖山,西有瓶山,两山之脉向南延伸入海,如门束住水口,故称崖门。 望崖楼上客低吟,七百年前悲陆沉。 精卫恨遗沧海泪,铜驼月照冷松岑。 千艘舟舰碧沙卷,万里青山浩气临。 阵阵腥风吹故垒,桑田奇石见人心。 自注:崖门奇石:在崖山北,距崖山祠约4公里。宋军曾在此集大船千余艘。后宋兵败,丞相陆秀夫背少帝炳投海殉国于奇石下。元将张弘范在此书“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明代赵瑶愤而作诗:“忍夺中华与外夷,乾坤回首重堪悲。镌功奇石张弘范,不是胡儿是汉儿。”解放初,原凿字奇石被航道部门炸毁。1964年秋,重新树起碑石,由田汉书写“宋少帝与丞相陆秀夫殉国于此”13个行草大字。因此石在军事禁区内,未能进入观看。 其 二 西湖歌舞未曾休,几泣风波亭外楼。 谁忆汴杭繁盛日,可怜涯水血腥浮。 旌旗峨舸逐鲲壑,宫阙营房变废丘。 白雉悲鸣陵谷夜,共随鲛泪月溟游。 自注:白雉即白鹇。宋帝炳在崖山舟中喂养一只白鹇。少帝投海殉国后,白鹇在笼中悲鸣奋跃不止,终与笼一齐坠入海中。后人称这白鹇为“义鸟”。 其 三 飘泊鼋梁恨几多,鹃啼南粤半心歌。 千艘舸舰战陬澨,十万貔貅沉汩波。 海底忠魂悲宋玺,涯边囚室泣铜驼。 鼎湖杳渺飞何处?寂寞山陵对浪河。 自注:涯边囚室:当时文天祥被囚禁于元军舰队中,在船上目睹了这场海战。作诗哀曰:“朅来南海上,人死乱如麻。腥浪拍心碎,飙风吹鬓华。” 浪河:指浪水,即珠江。据说宋少帝赵炳遗骸随海水漂至珠江口的赤湾(今深圳蛇口)。1983年,在一片竹林里发现一座灰砂坟。墓碑书有“大宋祥庆少帝之陵,赵氏三派裔孙同立。辛亥年吉旦”等字样。 其 四 亡国遗墟碗变山,沧茫大壑拍危栏。 潮升潮落古今泪,风唱风和天地磐。 义士挥戈来海角,忠臣负帝赴江湍。 当时琴瑟俱皆裂,万籁休声哀谷峦。 自注:碗山,又叫“皇帝碗山”,在崖山西南。是宋兵做饭之所,当时20万官兵随帝殉国于崖海,遗落煲、罐、碗、碟堆于一处,堆积成山。 其 五 行朝旧址几沧桑,一片新祠耸翠岗。 寂寂诗廊绕阶砌,萋萋松柏诉玄黄。 杜鹃啼泪三忠庙,碧血染红华夏裳。 煌耀精魂长在此,旧碑奇石入微茫。 自注:新祠:明代崖山的大忠祠、慈元庙(俗称国母殿)、忠义坛(义土祠),抗日战争时被日军摧毁,成为废墟。现庙祠均是解放后陆续新建的。 其 六 木棉高耸炮台涯,遥望一桥飞水湄。 瘴海碑沉闻鼓角,崖山灰烬坠林枝。 春花岁岁悼贞烈,雪浪时时哭虎罴。 赤舄遗踪宫殿影,英魂俎豆拜新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