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春生(山西介休)
寰海清·寻根大槐树
族裔寻根。久思祠宇,深揖躬身。游子远途奉祀,专敬芳樽。诚然寸心意,诚心意,膏烛穗、龙篆氤氲。
人潮拥挤来臻。静晏处、未曾肆扰嚣纷。沾沐余荫,合聚四海宗亲。莺儿老鹳也迎接,古槐烟吐绿茵茵。暖香熏目睫。拟新声,咏清芬。
2025.02.12.
附:《<寰海清·寻根大槐树>读后感》
《寰海清·寻根大槐树》这首词,宛如一幅生动的画卷,缓缓展开了族裔寻根的深情与坚韧。
“族裔寻根。久思祠宇,深揖躬身。”开篇便点出了寻根的主题,那长久以来在心中萦绕的对祠宇的思念,以及深深的鞠躬行礼,仿佛能让读者感受到族裔们内心的虔诚与敬畏。这种对根的追寻,是人类内心深处最原始的情感之一,正如古语所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族裔们深知自己的血脉源自那古老的大槐树,所以无论路途多远,都要前来奉祀,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对根的眷恋。
“游子远途奉祀,专敬芳樽。诚然寸心意,诚心意,膏烛穗、龙篆氤氲。”远途而来的游子们,带着满满的心意,献上芬芳的美酒,那燃烧的膏烛和缭绕的龙篆,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这不仅仅是一种祭祀的仪式,更是族裔们与祖先心灵相通的时刻,他们将自己的思念和情感通过这些仪式传递给祖先,希望能得到祖先的庇佑和指引。
“人潮拥挤来臻。静晏处、未曾肆扰嚣纷。”当众多的族裔们聚集在大槐树前时,场面是如此的拥挤,但却依然保持着安静和祥和。这种宁静与喧嚣的对比,更加凸显了族裔们对寻根的庄重态度,他们在这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找到了自己的归属。就像泰戈尔所说:“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反说它欺骗我们。”在这喧嚣的世界里,族裔们坚守着自己的根,不被外界的浮华所迷惑,这种坚守令人敬佩。
“沾沐余荫,合聚四海宗亲。莺儿老鹳也迎接,古槐烟吐绿茵茵。”族裔们在大槐树的余荫下相聚,仿佛回到了祖先的怀抱。那莺儿和老鹳的迎接,仿佛是祖先在向他们致意,而古槐吐出的绿茵茵的枝叶,则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传承。这种血脉相连的感觉,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它让族裔们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意义和价值。
“暖香熏目睫。拟新声,咏清芬。”那温暖的香气熏染着人们的眼睛和睫毛,仿佛让人们沉浸在一种美好的氛围中。而“拟新声,咏清芬”则表达了族裔们在寻根之后,要以新的声音和行动,传承和弘扬祖先的精神和文化,让那清芬的气息永远流传下去。
阅读这首词,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根。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根,那是我们生命的起点,是我们心灵的归宿。无论我们走多远,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不能忘记自己的祖先。就像词中所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只有坚守自己的根,我们才能在这个世界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同时,这首词也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大槐树作为族裔们的根,承载着无数的历史和文化记忆,它是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更应该珍惜和传承自己的文化,让中华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总之,《寰海清·寻根大槐树》这首词以其深情的笔触,描绘了族裔寻根的历程,让我们感受到了根的力量和中华文化的魅力。它不仅是一首词,更是一部族裔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珍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