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3-27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人臣之礼,在规劝国君过失时,要讲究方式、场合,不可有损其威严,如果多次规劝而国君仍不醒悟,臣子就可以离开他。做儿子的侍奉父亲,父亲有了过失,做儿子的多次规劝也不听,就应继之以号泣,希望感动父亲,使他知悟而改。国君生病吃药,臣子要先尝。父亲生病吃药,儿子要先尝。不是世代相传的医生,由于其医术不精,所以不服其药。
拿人作比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只有同类的人才能相比。若有人问天子的年龄,应该回答说:“听说开始穿多长的衣服了。”若问国君的年龄,如果国君年长,就回答说:“能主持宗庙社稷的祭祀了。”如其年幼,就回答说:“还不能主持宗庙社稷的祭祀。”若问大夫之子的年龄,若其年长,就回答说:“能驾驭马车了。”若其年幼,就回答说:“还不能驾驭马车。”若问士人之子的年龄,若其年长,就回答说:“能接客传话了。”若其年幼,就回答说:“还不能接客传话。”若问庶人之子的年龄,若其年长,就回答说:“能负薪了。”若其年幼,就回答说:“还不能负薪。”若有人问起国君的财富,可先回答国土的总面积,再回答山泽的各种出产。若问起大夫的财富,可以回答:有采地若干,采地百姓提供的赋税有若干,祭器祭服用不着借。若问起士的财富,可答以士拥有的车数。若间起庶人的财富,可答以他拥有的牲口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