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6-10-13 14:12 编辑
唐代是一个由古体诗到近体诗的过度期,古体诗对用韵的要求较宽。
《切韵》的韵部太繁,唐人在实践中发现在创作律诗时用韵太窄,才允许邻韵“同用”。但是邻韵同押后按照《切韵》来衡量许多唐代律诗是出韵的。
到了宋代,宋人研究了唐代律诗邻韵同押之后,为了使唐代律诗不再出韵而有规律可寻,又考虑到以前的《切韵》韵部太多,不利于诗词创作,才把一些韵部合并,并结合比较常见的唐代律诗邻韵同押的情况,编撰了平水韵。平水韵创立后,原本许多按照《切韵》出韵的唐代律诗按照《平水韵》来衡量就不再出韵。
正因为她是总结了唐代律诗的邻韵同押情况而编撰的,才使得她的韵部分布如一些专家指出的分布不合理。但她的成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她的诞生使得唐代律诗更加完美。
同期虽有《广韵》诞生,但是《广韵》的韵部比《切韵》还要多,并且对唐诗用韵情况也不具备概括性,所以才没有被官方采用。而平水韵因其对唐代律诗的邻韵通押情况总结概括得很成功才被官方采用,传承至今。
所以说,平水韵的诞生,奠定了近体诗能够得以持续传承的基础,意义非常重大,她的历史地位是不容抹杀的。她将永远地根植在我们华夏儿女的心中,永垂青史,永放光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