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175|回复: 164

会入声读法并不等于会读平水韵

[复制链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发表于 2016-10-10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二〇一九五四 于 2016-10-10 11:07 编辑


会入声读法并不等于会读平水韵
      大家知道,中古四声是平上去入,那不过是对平水韵所依托的中古读书音系统在声调方面的宏观归类,以增强近体诗的音乐美,入声其实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远非平水音全部。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使古今入声字数量和读法完全一致,你也全都会读,也不能说你的诗作采用的就是平水韵,因为还有平上去三声呢,就其语音系统而言,你肯定不会读。不仅你不会读,普天之下也已无人能够确切可读。
      进而言之,就某个具体作品而言,即使入诗汉字的古今平仄归属完全一致,并且按旧韵、新声均属同一韵部,也不是所谓新声旧韵皆宜,更不能算是采用了平水韵,因为入诗汉字的古今音色、调值等等根本不能划等号。比如,《登鹳雀楼》如果不是唐代的王之涣写的,而是时下的你写的,尽管节奏点上的汉字平仄归属古今一致,流、楼两个韵脚又均属平水韵表中的下平十一尤,按现代读书音也算押韵,仍然不能说这首作品既合古韵又合今韵,更不能说你是采用的中古平水韵。就近体诗的实际平仄和押韵效果而言,其音乐美必须借助唇齿喉舌鼻等发音器官才能实现,并应对照相应的读书音标准通过耳畔聆听加以验证。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你尽可改为别的诗体,何必非要作践近体诗呢?
       至此,我们不妨再进一步,纵然古今所有汉字的平仄归属完全一致,同样不能认为你采用了中古平水韵,因为平水韵语音已然发生了系统性变异,最致命的是失却了活的正音标准。你根本不能按类似下面的读法流利自如地读出你自己和其他时人的所谓平水韵作品,纵然能读,也没有几人能听得懂了,这样也便失却了时人平水韵佳作口耳传诵的交流意义。
【附古音韵大家郑张尚芳先生对《登鹳雀楼》的拟读】
braeg nyid ‘yi shrên zin’,
huangha nyibhei’liu.
yog giung cênl-i’miog,
kraengh  jiang’‘id  zeng  leu.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10-10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0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0-10 12:56
吟者已被祥林嫂附体:“我真傻,真的!我不知道现在也有人会念平水韵。” ...

尊敬的针叶林先生,您好!重阳快乐!
我这帖是认真的,请您也认真对待为盼,祥林嫂云云丝毫无助于探索平水音真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0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10-10 13:08
呵呵。这里标的是古音,并非中古时的切韵(广韵)音呢。但与我地方言音比较,有四个字音变较大,两个字音变 ...

单就这首拟读而言,贵地方言还保留着60%~70%的古音是完全可能的,其他某地还保留着70%~80%的古音也是可能的,因为普通话中也还保留着50%~60%以上的古音素呢。可这又能说明什么呢?东南一带好些语言孤岛之间不能有效交流,现今某地方言终非中古平水韵总是不争的事实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0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会读入声,虽不能说就懂得平水韵,但连入声也不会读,又凭什么去否定平水韵?

点评

多次沟通后学堂先生还这么说,莫非先生真能读得出、听得懂中古平水韵? 那你不妨老老实实地回答一下这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问题: 由于历史的原因,古今语音变异那么大,以致连郑张尚芳先生那样的古音韵大家都不敢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0 16: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0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0-10 12:56
吟者已被祥林嫂附体:“我真傻,真的!我不知道现在也有人会念平水韵。” ...

这个同名主帖已转发到中华诗词论坛,已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点评意见。希望你也能如此这般交流:
其一:
中华诗词协会派出机构——山水悟道文化传媒首版渡航先生临帖点评:
道理很简单,今天的普通话,不同地方读来,也不完全一样,都带地方口音,绝对标准化读音没有,除非机器。同样,会入声读法,起码掌握平水韵。就古时的平水韵,各个地方读法也不完全一样,但总趋向标准。郑张芳先生也只能代表其区域读音。江淮官话后来有清朝基本趋向统一,《康熙字典》就是在中原音与江淮基础的一个统一标准。感谢交流。隔屏问好!

其二:中华诗词论坛新韵部落版主宫怀胤先生临帖点评:
赏读。其实我们支持和钦佩那些真正的学者对中古原音以及平水韵的学术研究,正如对文言文的研究一样。那叫学问。但我们同样蔑视诗词界里那些就像鲁迅笔下的假洋鬼子,说着半今半古,咬文嚼字,还经常夹杂几个发音不准的英文词汇自己都昏昏然““豪语””的酸砖家和诗家。明明对中古原音一窍不通,对”平水韵“也一知半解,现成的全世界都在学习和使用的现代汉语语音不用,偏要用上几个不入时流的“中古原音“装门面,并贴上”平水韵“充学问。那叫显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0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二〇一九五四 于 2016-10-10 16:08 编辑
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16-10-10 13:58
会读入声,虽不能说就懂得平水韵,但连入声也不会读,又凭什么去否定平水韵? ...

多次沟通后学堂先生还这么说,莫非先生真能读得出、听得懂中古平水韵?
那你不妨老老实实地回答一下这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问题:
由于历史的原因,古今语音变异那么大,以致连郑张尚芳先生那样的古音韵大家都不敢较真儿,没有必要的声像资料佐证,你学堂先生凭什么能够证明,你所诵读的语音便是中古平水韵呢?
看学堂先生头像,应该是个爷们,那就请学堂先生阳刚一点儿,别再插科打诨,别再躲躲闪闪,别再王顾左右而言他,直面、大胆而明确地正面回答这个问题罢!
请!

点评

头像可以相面  发表于 2016-10-10 18:33
由于历史的原因,古今语音变异那么大。 我什么时候说过“真能读得出、听得懂中古平水韵”?没有!但我不能理解的是,楼主一时说平水韵是哑巴韵,一时又说某地“方言还保留着60%~70%的古音是完全可能的,其他某地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0 17: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0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〇一九五四 发表于 2016-10-10 16:06
多次沟通后学堂先生还这么说,莫非先生真能读得出、听得懂中古平水韵?
那你不妨老老实实地回答一下这个简 ...

由于历史的原因,古今语音变异那么大。

我什么时候说过“真能读得出、听得懂中古平水韵”?没有!但我不能理解的是,楼主一时说平水韵是哑巴韵,一时又说某地“方言还保留着60%~70%的古音是完全可能的,其他某地还保留70%~80%的古音也是可能的,因为普通话中也还保留着50%~60%以上的古音素呢。”先生不懂某地方言,普通话应该懂吧?请把“普通话中也还保留着50%~60%以上的古音”在韵书上标明一下,也好让在下开开眼界,考虑一下该不该站到你的立场上来否定平水韵。

点评

窝人能承认“读不出、听不懂中古平水韵”,感觉是一个进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0 19:31
你嘴上没说,心里说过没?你既然读不出、听不懂中古平水韵,那你不遗余力地抱平水韵粗腿动机安在?莫非也推崇案头文学吗? 你没见我前帖中说的是音素吗?普通话中不仅有大量中古音素,还有上古音素呢。既是音素,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0 18: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0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16-10-10 17:02
由于历史的原因,古今语音变异那么大。

我什么时候说过“真能读得出、听得懂中古平水韵”?没有!但我不 ...

你嘴上没说,心里说过没?你既然读不出、听不懂中古平水韵,那你不遗余力地抱平水韵粗腿动机安在?莫非你也推崇案头文学?
你没见我前帖中说的是音素吗?普通话中不仅有大量中古音素,还有上古音素呢。既是音素,就有个排列组合问题吧,是不是呀?

点评

看来你适宜于当心理学家,我想什么我老婆都不一定猜得出,你呢,我心里说什么都知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0 19: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1879

回帖

48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86
发表于 2016-10-10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10-10 17:24
呵呵。我早就说过,就是以平水韵写的诗,也还是按今音诗的。这点我们都必需承认的。各地方言音就当是是不 ...

拟音有很多种,你选哪一种?

点评

拟音本身就是不托底的,不妨先顺着他的话说。他当然是选对他有利的那种啦。。。 不过,就算换一种拟音,又会有别人说与其方言大体吻合,都是沾边就赖那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0 18: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1 05: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