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94|回复: 51

普通话究竟有多少韵——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复制链接]

34

主题

135

回帖

62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25
发表于 2016-8-8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挖井人 于 2016-8-8 14:42 编辑

普通话究竟有多少韵
一代天骄先生与罗烈烈先生屏间交流说:
“现在若是编撰一部《东南韵》,所面临的的背景与陆法言时候极为类似。
谁说普通话只有三十六个韵呀?远远不止这个数嘛。你说的是平声韵吧?
金筑子先生插话说:
现代读书音“应该是353声等于105个韵部,相当于广韵206个韵部。
当一代天骄追问金筑子“为什么只乘3不乘4”,并告诉他“不是35,也不该乘3”后,金筑子一时语塞,直到此际尚无言以对。
大家知道,金筑子先生素以敢说著称。但这里毕竟是诗词理论版,凡事当用事实和数据说话为宜。学术问题是容不得半点信口开河的。
那么,当今普通话究竟有多少韵呢?若比照切韵、唐韵、广韵乃至平水韵,我们显然应该搞清普通话中究竟有多少个韵母,这应是大前提。
汉语拼音方案韵母表中的确给出了35个各自独立的韵母,具体如下:


i
  
ㄧ 衣
u
  
ㄨ 乌
ü
  
ㄩ 迂
a
  
ㄚ 啊
ia
  
ㄧㄚ 呀
ua
  
ㄨㄚ 蛙

O
  
ㄛ 喔

uo
  
ㄨㄛ 窝

e
  
ㄜ 鹅
ie
  
ㄧㄝ 耶

üe
  
ㄩㄝ 约
ai
  
ㄞ 哀

uai
  
ㄨㄞ 歪

ei
  
ㄟ 欸

uei
  
ㄨㄟ 威

ao
  
ㄠ 熬
iao
  
ㄧㄠ 腰


ou
  
ㄡ 欧
iou
  
ㄡ 忧


an
  
ㄢ 安
ian
  
ㄧㄢ 烟
uan
  
ㄨㄢ 弯
üan
  
ㄩㄢ 冤
en
  
ㄣ 恩
in
  
ㄧㄣ 因
uen
  
ㄨㄣ 温
ün
  
ㄩㄣ 晕
ang
  
ㄤ 昂
iang
  
ㄧㄤ 央
uang
  
ㄨㄤ 汪

eng
  
ㄥ 亨的韵母
ing
  
ㄧㄥ 英
ueng
  
ㄨㄥ 翁

ong
  
ㄨㄙ轰的韵母
iong
  
ㄩㄥ 雍


但是,若是仅从这35个韵母出发界定普通话韵之多寡就大谬特谬了,因为表中35个韵母并不包括时下业已称为整体认读音节的zhichishirizicisi,更未将舌尖后音与舌尖前音分开,也未列入erê(ㄝ)两个韵母。
细心的朋友不难发现,在汉语拼音方案韵母表后还有这样的说明:
(1)"知、蚩、诗、日、资、雌、思”等七个音节的韵母用i,即知、蚩、诗、日、资、雌、思等字拼作zhi,chi,shi,ri,zi,ci,si。
【挖井人辨析】以音韵学的角度观之,zhi,chi,shi,ri与zi,ci,si又有不同,前者属舌尖后音,后者为舌尖前音。无论发音要领还是音色或音响效果,都还是有些差别的。
(2)韵母ㄦ写成er,用做韵尾的时候写成r。例如儿童拼作ertong,花儿拼作huar。
(3)韵母ㄝ单用的时候写成ê。

这样,从实际语音出发,本着从分不从合的原则,就还得考虑并加上以上四种情况,如此一来,现今普通话韵母就有39个。事实上,从音韵学的角度仍可细分,比如韵母a,在不同的场合音响效果就不尽相同。此处不赘。
时间关系,未及细查这39个韵母是否都有对应的四声(比如er就没有阴平读法),因此,界定普通话究竟有多少韵不应从35韵母出发,也不是简单地乘3乘4。若按绝大多数韵母都有对应的四声粗略算来,并比照切韵、唐韵、广韵、平水韵按四声分列汇总,现今普通话似应有155韵之多,只比切韵少了不到40韵。

49

主题

1879

回帖

48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86
发表于 2016-8-8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Z语言机器人表示,他不懂什么舌前舌后前鼻后鼻的,他只知道能准确发出字音来。

点评

好呀!管他这理论那规则呢,能读准字音才是真格的。向机器人致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8 20: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8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6-8-8 16:42 编辑

弄这些玩意的目的就是想推翻1300年来的平仄近体诗。难道这些玩意就不会自己去发明一种诗么?!

点评

老金这叫什么话,成何体统?好端端的,怎么忽然扯起1300年前的陈芝麻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8 21: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8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分析细致、中肯。是不是155韵,还要一个一个核对,并且声调上要考虑算不算入声,轻声算不算声调以及变调导致本来无对应字却存在对应音等因素。

点评

这个点评同样细致、中肯,得暇时一定逐一核对。澄清对普通话韵母和韵数的认识乃当务之急,因为这关系到韵部划分大势,至于其它,就留待下一步解决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9 10: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300

回帖

137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375
发表于 2016-8-8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若是加上入声,应该与切韵相差无几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8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8 18:42
老金,这个还是应该肯定的。只要他弄出来的是有内容的东东。——如何看那是各人自己的事哦。
不要 ...

你肯定他什么?没有入声音的大都话如果能写近体诗,那早在元朝就有新韵平仄近体诗了,还等到今天吟者才唠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8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8 19:46
只要他写得是有内容的东东。至于如何看是各人的事。老金作为版主,应有这个雅量。 ...

我可以批它呀?这不是争鸣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35

回帖

62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25
 楼主| 发表于 2016-8-8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哉 发表于 2016-8-8 15:26
语言机器人表示,他不懂什么舌前舌后前鼻后鼻的,他只知道能准确发出字音来。 ...

好呀!管他这理论那规则呢,能读准字音才是真格的。向机器人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8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8-8 19:59
我是怕你把这贴删了呢。又多些事儿来。

切韵,它是兼顾全国各种方音的“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的韵书。就是在当时,全国每个人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地读准切韵音,但它又被全国所有人接受。因而又被历代人所接受。因此它传承了1300年而不衰。它的平仄音对南北人、历代人,从来就只是书面的。而不只是今天才是书面的。正因为如此,南方人和北方人写近体诗平仄是一样的。而今天的新韵平仄只适用于北方人。南方人要去弄这个新平仄,首先就要去学北方话。至于它的分韵疏与密都与唐传承下来的平仄毫不相干!

点评

其实,平仄两读的字,就是两个地方的读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9 04: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35

回帖

62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25
 楼主| 发表于 2016-8-8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8 16:41
弄这些玩意的目的就是想推翻1300年来的平仄近体诗。难道这些玩意就不会自己去发明一种诗么?!
...

老金这叫什么话,成何体统?好端端的,怎么忽然扯起1300年前的陈芝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13: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